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述闻

经义述闻

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王引之生平事迹见“广雅疏证补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曰:“国朝王引之撰。伯申之父怀祖著有《广雅疏证》一书,于声音文字训诂,一以贯之;而其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其所为说,俱见于《广雅疏证》中。伯申即本《疏证》所诠,及平日所闻于其父者,旁征曲喻,证明其说,日积月累,遂成此帙,故曰《经义述闻》。”王引之自序曰:“引之过庭之日谨录所闻于大人者以为圭臬,日积月累,遂成卷帙。既又由大人之说,触类推之,而见古人之诂训有后人所未能发明者,亦有必当补正者,其字之假借,有必当改读者,不揆愚陋,辄取一隅之见,附于卷中,命曰《经义述闻》,以志义方之训。”是书对《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大戴礼记》、《礼记》、《左传》、《国语》、《公羊传》、《穀梁传》、《尔雅》诸书详加考辨,驳正汉唐旧注凡一千七百六十一条。附有《春秋名字解诂》、《太岁考》和《通说》各两卷。《通说》各条,或考辨名物源流,或申发训诂条例,或发明假借,十分精审。王氏父子之学一是以声音通训诂,一是实事求是不主一家。王氏父子学养深厚,又能掌握正确的治学方法,故其成就卓著,《经义述闻》为“王氏四种”之一,其价值素为学者所尊崇。阮元《经义述闻序》曰:“《经义述闻》一书,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征曲喻,而得其本义之所在。使古圣贤见之,必解颐曰:吾言故如是,数千年误解之,今得明矣。”《郑堂读书记》曰:“然其为书,有《九经古义》之精核,而更加详明;有《经义杂记》之详明,而更加精核;当与《潜研堂文集》《答问》数卷方轨并驾,未知其孰先孰后矣。”是书凡两千零四十五条,皆摘经句为题而解释之,或关乎校勘,或关乎训诂,或关乎制度,或关乎文例等,如卷五“终风且暴”条曰:“家大人曰:《终风篇》‘终风且暴’,《毛诗》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燕燕》曰: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北门》曰: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小雅·伐木》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甫田》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正月》曰:终其永怀,又窘阴雨。终字皆当训为既。既终语之转,既已之既转为终,犹既尽之既转为终耳,解者皆失之。”是书卷首引之自序作于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二日,书当于此时完成。阮元序作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序云:“嘉庆二十年南昌卢氏宣旬,读其书而慕之。既而伯申又从京师以手订全帙寄余,余授之卢氏,卢氏于刻《十三经注疏》之暇,付之刻工。”可证此书刊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为南昌卢宣旬所刊。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京师寿藤书屋重刊。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据道光七年本重刊。初刊本为十五卷,道光七年本折为三十二卷。

猜你喜欢

  • 清秘述闻续

    十六卷。清王家相、魏茂林、钱嘉福等撰。王家相,号艺斋,江苏常熟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二十四年由翰林院编修考选江西道御史,官至河南南汝光道。魏茂林,号笛生,福建龙岩直隶州人,嘉庆十四年进士,曾

  • 重修蓬莱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文焘修,张本、葛元昶纂。王文焘字锡五,山西保德州人,附贡出身,道光十四年(1834)任蓬莱县知县。张本字叔培,邑人。王文焘任知县后,阅蓬莱旧志,见其刻板漶漫,字迹残损,即欲重修,惟

  • 宗法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程瑶田,字易畴,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举人。官太仓州学正,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未试卒。其粹于经学,精心格物,一虫介之

  • 郑堂札记

    五卷。清周中孚(1768-1831)撰。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善长于目录学,平生著述颇多,大多散佚。此书以纪事纂言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词苑丛话、文录、诗录、札记等。有《丛书集

  • 春秋诸传参说

    二卷。清夏容撰。夏容,武宁(今属江西省)人。该书综合《春秋》三传的异同,并参考汉唐以来诸儒的论说,对《春秋》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阐发。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 春秋见心

    不分卷。清蒋绍宗(详见《读诗知柄》)撰。绍宗字諟庐,长白(今山东邹平)人。嘉庆年间主讲梅城书院,道光初移官郴阳。所著有《读诗知柄》二卷、《礼记通解》二卷,与《春秋见心》合刻为《諟庐经说》行于世。该书即

  • 割症全书

    七卷。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译。所谓割症,即我国所说的外科医术。此书前有嘉约翰自序,序中又以炎症名此书,可见嘉约翰认为炎症为百病之总纲,无论内外损伤,皆可发炎。此书刻于光绪十六年(1891)。

  • 说文解字段注考正

    十五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桂芬字獧甫,又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入李鸿章幕府。通经史、小学、曾校宋本《说文韵谱》行世,另著有《说

  • 休那遗稿

    十七卷。清姚康(1578-1653)撰。姚康,字休那,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有隽才,后入史可法幕。旋归里。明亡后屏居田野,忧郁以终。著有《太白剑》、《评货殖传》、《黄巢传》等。是编为遗稿十二卷,诗集一卷

  • 吴公教子书

    见《天玉经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