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蒲州府志

蒲州府志

二十四卷,图一卷。清周景柱纂修。周景柱字西擎,浙江遂安人。乾隆七年(1729)举人,乾隆中由中书任太原同知,月余擢太原知府。周景柱性清刚,断案如神,庭无留狱。历知宁武、蒲州二府,在蒲兴建书院以及考院府署,浚姚、涑二渠与五姓湖,规复水利,深受百姓拥护,累迁河南、甘肃按察使。其地形势,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汇要。周景柱谋其事,四处网罗,亲手加以订辑,数月而成。《蒲州府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图一卷,三十四目,分为:卷一星野、地表、沿革、形胜、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古迹、风俗、物产,卷四城池、坛庙、官署,卷五学校、田赋、兵卫,卷六职官,卷七宦绩,卷八至卷九选举、封荫,卷十至卷十二人物,卷十三忠节、孝友、文苑、吏师,卷十四义行、隐逸、方技、仙释、寓贤、续传,卷十五列女,卷十六至卷二十二艺文,卷二十三事纪,卷二十四余录。首有府志图。府志此编为首创,观其发凡义例,颇具史识;考沿革古迹,致力最深。按沿革首列古今郡地表,凡沿革所不能书者,于表著之。表所列者,于秦以上加详;而记述沿革则自汉始。以方志图表并茂之体,非此志首创,而加以说明者,始见于此志。古迹目中考证,征引甚繁。如杨贵妃村考,首引史传纪载为证,谓在雷首山下独头坡,唐贵妃杨氏本弘农人,其父元琰,家于蒲州独头村,贵妃生于其间,及入宫后,因号其村为贵妃村。今独头坡,为唐时村地。又如考鹤省楼在城西河州渚上,北周宇文护所造,至金明昌时尚存。特引征当时名人题咏诗为证,这二首均为蒲州闻名胜迹。此志考证翔实,资料较丰,有一定参考价值。该志尚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版重印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周易篇第

    四卷。清李荣陛撰。李氏著有《易考》、《易续考》等,其论尚有依据。此书专论周易篇第,内容为举要、上经、下经、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依次叙说。其举要云:“古易经传别卷,注疏家逐卦分为八节,各以彖

  • 续修灵石县志

    二卷。清谢均修,白星炜纂。谢均字雅斋,河北涿县人,出身监生,同治八年(1869)任灵石县知县。谢均掌灵石后,阅嘉庆旧志,觉其文崇雅,思及其志,风教攸关。然自嘉庆王志融修志,至同治八年又已六十年未续修。

  • 醒园录

    二卷。清李化楠(生卒年不详)撰。本书内容乃记古代饮食,烹调技术等。版本有清乾隆、道光、光绪间《函海》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本,1984年6月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

  • 说文解字义证

    五十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官长山县训导,云南永平知县。少承家学,博览群书,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作尚有《札朴》、《

  • 盛世赓飏帖

    一卷。清刘墉书,姚学经刻。刘墉生平见《清爱堂石刻》。该书帖为刘墉为答谢乾隆皇帝赐诗所上谢表,乾隆五十七年(1793)刻石。刘墉一向被誉为清代书家之冠,而小楷又为刘书之冠,此帖即为刘氏的小楷,气象宽博,

  • 槜李丛书

    九种,八十八卷。清金兆蕃辑。金兆蕃,浙江嘉兴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官财政部佥事等。丛书收嘉兴先贤遗著九种,本为其堂兄金蓉镜所编,光绪初年有孙福清辑《槜李遗书》,收书二十六种。金蓉镜欲继前人之业,又收得五

  • 历象考成后编

    十卷。清戴进贤主编。康熙朝《历象考成》所述主要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天文学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望远镜的使用,第谷旧法所测经纬度与实测已出现了差距。乾隆初期不得不采用法国卡西尼的计算方法

  • 宫省贤声录

    四卷。明高日化撰。日化,澄海(今属广东)人。生卒不详。万历中官楚府右长史。该书主要记载郭伦事迹。郭伦字正域,乃嵫阳人,曾官楚府承奉,其事楚王华奎,佐理有功,故日化乃记其前后乞休及挽留之事,并录入了启请

  • 黔南会灯录

    八卷,附补续。清代如纯(生卒年不详)撰,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黔南会灯录》一书,为灯录体中属于局部地方的灯录。此灯录仍从灯录旧例,只收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类,不载杂著空名。惟贵州之地

  • 楷法溯源

    十四卷。清杨存辑录,杨守敬编次。杨存,生卒年不详,字孺初,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杨守敬(1839-1941),字惺吾,别署邻苏,湖北宜都(今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一带)人。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