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藏一话腴

藏一话腴

四卷。南宋陈郁(生卒年不详)撰。陈郁字仲文,号藏一,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一说崇仁(今属江西)人。理宗时,特旨以布衣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堂掌书。其子陈世崇《随隐漫录》载度宗曾赞陈郁像,有“文窥西汉,诗到盛唐”之语,宠奖备至。岳珂序称其“闭户终日,穷讨编籍,足不蹈毁誉之域,身不登权势之门。”搜集朝野杂事,撰成此书。全书分甲、乙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下二卷,主要记载北宋和南宋杂事,间及诗话,时而自抒议论,夹杂考经评史等。岳珂序又称其出入经史,研究本末,具有法度,而风月梦怪、嘲戏讹诞、淫丽气习,净洗无遗。评价很高。《四库全书总目》则谓,其述周子游庐山大林寺诗“水色含云白,禽声应各清”一联,前句是明,后句是诚,附会迂谬,殆可笑噱。又谓,惠洪解杜甫“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联,以老妻比臣,以稚子比君,固为妄诞。陈郁必谓上句比君子之直道事君,下句比小人之以直为曲,亦穿凿无理。又说,所录诸诗,亦皆不工。其持论,如谓孔子不当作世家、豫让不当入刺客传,斥《史记》不醇,颇涉庸肤。又谓,书中说李虚中以年、月、日、时推命,而不知韩愈作李虚中墓志,称其推命不用时,尤失考证。书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所记遗闻,尤其是两宋杂事,多资劝戒,亦可与史传互相参证,多有可取,不可尽废。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适园丛书》作《藏一话腴》四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一则。《百川学海》、《古今说海》、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说海类编》等丛书本作《话腴》一卷。民国胡思敬辑《豫章丛书》本作《藏一话腴》内编二卷、外编二卷,附民国魏元旷撰《校勘记》一卷和胡思敬撰《校勘续记》一卷,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游峨集

    一卷。明殷绮编。殷绮,爵里履迹不详,在本书中署为“雅州知州事”。嘉靖九年(1530)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官吏游峨嵋山,有诗唱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按御史谢瑜亦踵昌故事。殷绮因合二御史及同游者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

  • 诗经异文补释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释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对该经注的真实性,到目前为止,见载史书有两种看法:其一,《大唐内典录》和日本释敬雄序均“不云有金刚经注之作。考其文字,则十之七八与天台释智之

  • 青磷屑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

  • 苻子

    一卷。原题晋苻朗(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苻郎,字元达,略阳临渭(今属甘肃秦安东南)人,《晋书》有传。撰有《苻子》数十篇。《隋书·经籍志》于道家类著录《苻子》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

  • 小山诗余

    四卷。清王时翔(1675-1744)撰。王时翔,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江苏太仓人。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雍正初,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改政和、瓯宁二县知县,升漳州府同知。乾隆朝,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其

  •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详见《诗经拾遗》)撰。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但稍有以违。韩愈赠卢全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即此书名“究遗”之所出,故此书以芟除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

  • 说文古本考

    十四卷。清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沈涛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今属浙江)人。乾隆元年(1736)一甲三名进士,由知县历官江西道员。学尚考订,兼嗜金石。著作尚有《论语孔注辨伪》、《常山贞石志》、《

  • 读史论略

    一卷,清杜诏撰。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康熙年间进士,官庶吉士,以诗文出众受康熙赏识。后来辞官归家,与高僧结九龙三逸社,林居二十年,曾经选中晚唐名诗作,编成《叩弹集》,自著有《云川阁集》、《浣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