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圃词说

西圃词说

一卷。清田同之撰。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举人,官国子监助教。著有《晚香词》。本书为其论词之作。全书主要追述有关词学的见闻,诸家词话著作切要微妙之处作者也作了适当的参酌。田同之重视诗词的不同艺术风格,严格诗词之辨,认为“诗人之词,真多而假少,词人之词,假多而真少”;诗大多文生于情,而词则“男子而作闺音”,所以情生于文。他概括词体的特征如“美人”、“春华”、“天桃繁杏”,诗体的特征则如“壮士”、“秋实”和“劲松贞柏”,同时又指出词中也有壮士、秋实和劲松贞柏,选词者应兼收并采,不能专尚柔媚。他特别重视以词摅写性情的功能,提倡作家个性的展露。他认为“性情豪放者,强作婉约语,毕竟豪气未除。性情婉约者,强作豪放语,不觉婉态自露。故婉约自是本色,豪放亦未尝非本色也”。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中肯的。他祖述沈义父《乐府指迷》的基本理论,认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这八个字是“填词家金科玉律”。在此出发,高度评价南宋词人姜夔“最为高洁”,凡此,均可见其受浙派词人的影响甚深。田同之自序,言似谦逊,然实意颇自矜。其实此书较为浅薄,且抄录者多,己意甚少。所引者有李易安、张玉田、王元美、朱竹垞、沈东江、柴虎臣、王阮亭、邹程村、彭羡门、宋尚木、董文友、宗梅岑诸家,亦有用旧说而不著其名者。有《山左人词》本、《词话丛编》本。

猜你喜欢

  • 蟾仙解老

    见葛长庚《道德宝章》。

  • 徐正字诗赋

    二卷。唐徐寅(约873前后在世)撰。徐寅,字昭梦,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工诗,屡举不第。尝游大梁,以赋谒梁王朱温,误触其讳,欲遁不得,乃作过大梁赋以献。温大悦,酬一字绢一匹,厚礼馆待。大

  • 龙沙学录

    六卷。明王在晋(生卒年不详)撰。王在晋字明初,太仓(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累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3),擢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旋改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历刑、兵两

  • 春秋义疏

    无卷数。清蒋家驹(详见《尚书义疏》)撰。此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蓝本并融入自己的看法,然而既未能避免胡《传》牵强苛刻的弊病,作者自出之新意也往往流于穿凿臆断;且作者理路似欠明晰,多有“后文每事示讥

  • 巴州志

    十卷首一卷,清朱锡谷修,陈一津等纂。朱锡谷字菽原,曾任巴州知州。巴州志,创修于宋,然其书久佚。嘉庆中,重修通志。又撰志稿,上之省局,然仅有写本。朱锡谷任知州后,认为州不可无志,因纂成兹编。《巴州志》道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音增收并类聚四声篇海

    见《四声篇海》。

  • 孟子论略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是书大旨在发明孟子论学,而非注释。故所论释,仅摘其主要的。大意说圣贤之学,有体有用,未有体不备而用能裕如者。孟子所言的仁义,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另恩霨对“不动心”

  • 宣和博古图

    三十卷。宋王黼(1079-1126)撰。王黼,字将明,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崇宁年间进士,多智,善谗佞逢迎,由宰相何执中荐为校书郎。蔡京复相,黼效过大力,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后不久,又上疏皇帝陈蔡京

  •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