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观城县志

观城县志

①五卷,首一卷。清沈玑修,张洞宸等纂。沈玑,江苏武进人,贡监。康熙八年(1669)任观城县知县。张洞宸,邑人,孝廉。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邑令乔昆。及沈玑任县令时,邑志已数十年未修。正值各郡县均奉命纂修志乘,沈玑乃召集邑绅,设局开纂。延张宸洞主其事。历数月而成是志。《观城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共五卷首一卷。卷首为疆域图、县治图、学校图。卷一,方舆志。卷二,版籍志。卷三,官师志。卷四,人物志。卷五,艺文志。下分子目二十九。兹篇所载,除录自旧志外,取自邑人张明经淑宸笔记者亦甚多。其体例则纯仿朱子纲目。有大书以纪其概,有分注以尽其详。每志皆冠以小序,末则附有论评。综观全书,尚非泛泛钞录者可比。虽貌为简略,然皆出自心裁,内容叙述尚多可取。②十卷,首一卷。清孙观纂修。孙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道光十七年(1837)任观城县知县。按观城县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沈玑奉檄重修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邑令秀水盛秦川欲再修志乘,旋因去任未果。盛后纂东昌、济宁诸郡志,每见有涉及观城者,随手录之,分门别类,编为四卷,名曰观录。其所记之详,远较观城之旧志为优。孙观任县令后,以《观录》书成已七十余年而未有再纂志乘者,遂广搜博采,撰成是书。《观城县志》道光十八年(1838)传钞本,兹篇体裁仿《江南通志》之例,仅分类列目,稍加变通。凡旧志所载,不加变化,谓以存其真。然,其正旧志之误处少,有新意之独立见解亦甚微。难称佳作。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山堂琐语

    二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是陈霆自山西提学佥事归田后所作。此书共二卷,杂引经传,以己意论断。其词意儇薄,如谓盗发魏王之冢而竹书出,盗发楚王之冢而《考工记》出,二盗于发冢则有罪,于诏世则

  • 查东山年谱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

  •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

  • 尚书故实

    一卷。李绰(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李绰的生平,史书记载不详。据劳格《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九云,绰为赵郡李氏吏部侍郎纾曾孙宽中子,字肩孟。唐昭宗曾与太常博士钱珝争内官朝服事。又,石刻《升仙庙兴功记》题尚书

  • 夏小正补传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骏声,字丰艺,号允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元年(1851)进京,进呈所著《说文通训定声》等四十卷。得咸丰帝

  • 五伦懿范

    八卷。作者不详。旧本题天门鹿台子撰,天门鹿台子何许人不可考。前有康熙五年(1666)作者自序一篇,继有康熙十年(1671)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篇。是书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为纲,论述封建宗法

  • 禹贡集释

    三卷,附《禹贡蔡传正误》一卷,《禹贡锥指正误》一卷。清丁晏撰。在书首自序中丁晏说:“胡东樵能知古人,而不能信好古学,《锥指》一书,踵缪沿伪,悖古文而逞臆见,后之学者将何所取正焉?夫释《禹贡》者,莫善于

  • 新安县志

    十三卷。清靳文谟修,邓文蔚纂。靳谟,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河北大名县)人,二十七年(1668)进士。旧志始于明万历间县令丘体乾,至康熙十一年(1672)四度续修。康熙二十七年(1688),县令靳文谟奉诏纂

  • 珊瑚帔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夏朝初年之传说故事。其情节大略为:太康无道失国。其后恽氏在古庙中生下太子,患病难行。太史糜之妻决计抛弃女儿,而抱持太子。恽氏大受感动,把珊瑚帔扯为两半,一半用来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