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粹言疏证
二卷。清潘任(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潘任常熟(今属江苏)人。是书取《说文》之“粹言”(精粹之语),繁征博引,不废宋儒,进行理道心性之说教。例如:许云“道立于一”,任谓“即《戴记·中庸》云‘其为物不贰’之义。天之气即天之理,总谓之天道。”许云“一贯三为王”,任谓“王者参天地人,法天道以治人,参赞化育。非谓此心清明即可通天感地博大通也,谓求通必博观古籍,非可徒尚心悟。”凡此种种,乃理学也,非小学也。是书有《希郑堂丛书》本。
二卷。清潘任(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潘任常熟(今属江苏)人。是书取《说文》之“粹言”(精粹之语),繁征博引,不废宋儒,进行理道心性之说教。例如:许云“道立于一”,任谓“即《戴记·中庸》云‘其为物不贰’之义。天之气即天之理,总谓之天道。”许云“一贯三为王”,任谓“王者参天地人,法天道以治人,参赞化育。非谓此心清明即可通天感地博大通也,谓求通必博观古籍,非可徒尚心悟。”凡此种种,乃理学也,非小学也。是书有《希郑堂丛书》本。
一卷。南宋汪晫(生卒年不详)编辑。汪晫字处微,其门人私谥康范先生,绩溪(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咸淳十年(1274),汪晫孙汪梦斗将此书和《子思子》同时献于朝廷,得赠
六卷。《外集》一卷。明邹德涵(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邹德涵字汝海,号聚所。邹守义之孙。江西安福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著有《邹聚所文集》。此集共六卷,诗一卷,
见《品花宝鉴》。
一卷。清彭焯南撰。焯南,新化(今湖南新化)人。该书考释春秋时楚地疆域,对研究春秋舆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清光绪丁酉(1897)刻本。
十卷,清邓存咏纂修。邓存咏,江西人,进士,曾任龙安府知府。龙安自康熙、乾隆以来,修郡志者,只存草稿,未及梓行。至邓守乃莅任,锐意搜集而为此。《龙安府志》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
二卷。明汪膺(约1591-1643年间在世)撰。汪膺,字元御,号玉淙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童年时即喜为诗。天启七年(1627)举人。汪膺年四十余而卒,所存遗稿无多。是集乃康熙中其子汪琬始为编辑,
一卷。清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生平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辞条。孝臧得赵氏星凤阁藏明抄本晏几道《小山词》,以校毛氏汲古阁本,择善而从。既以刊行,复撰校记于后。除用毛本外,参以汪大钧
二十卷。旧本题明宋濂(1310-1381)撰,屠隆(1542-1605)订正。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著述甚多,有《宋学士文集》。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
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详见《大易则通》条。本书系荟粹古今禊帖题识,均常见陈言。书中考证聚会兰亭诸人生平、仕履,与考证书法无关。至于指摘禊帖内岁、会、兰、亭、禊、弦、快、倦、撰等字不合六书,乃为一家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