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经斠

说文经斠

十三卷。清杨廷瑞(生卒年不详)撰。廷瑞字子杏,号澂园,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著作另有《说文正俗》。是编依十三经分为十三卷,据《说文》字义以考经传本字原当作某,每字列《说文》篆体及许氏所训之义于首,注经文某句某字其本文当依《说文》作某字于旁,并以经文见假之字,引《说文》篆体训义附列于后。合经文见假之字与本当作某之字,并举其篆体字义,彼此对照,于经文孰为本义,孰为假字,可不烦言而解。其有经文一句之中而两字并属于假借者,则依前例,附后字于前字之下,不另立条。并于属下各经之字,悉标以篇名(《易》标以卦名,《诗》则标以什名,三传则标以某公某年),检阅方便。其体例较钱氏《说文答问》、陈氏《说文经字考》、俞氏《附考》但曰“某当为某句某字”者完善。是书与《说文正俗》于光绪十七年(1891)同刊,统称为《澂园丛书》。

猜你喜欢

  • 古今原始

    十四卷。明赵(生卒年不详)撰。赵,字子举,一字鼎卿,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古今原始》、《无闻堂稿》等。此书皆为考究古今事之原始,提纲列目。

  • 书纂言

    四卷。宋吴澄(详见《易纂言》)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

  • 知白堂稿

    十四卷。明翁溥(约1543年前后在世)撰。翁溥,字德宏,诸暨(今属浙江)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荣靖。著有《知向堂稿》。是书乃其门人金元立、潘季驯所编。凡十四卷,诗六卷,杂

  • 圣域述闻

    二十八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湖南长沙县人。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为黔阳县教谕。是书卷一为历朝祀典,卷二为本朝祀典,卷三为文庙大成殿位次,卷四为十二哲位,卷五为朱子,卷六为东庑先贤三十九位,卷七

  • 习苦斋集

    十二卷。清戴熙(?-1860)撰。戴熙字醇士,号鹿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兵部右侍郎。1860年忠王李秀成克杭州,戴熙以本籍团练抵抗,兵败死之。是集有诗集十二卷,古文四

  • 周易显指

    四卷。清单铎撰。铎字木斋,山东高密人,乾隆时举人,官至铜梁知县。著有《朱子论易语释要》一卷,《周易答问》三卷及《周易显指》四卷等。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义理,其注释简明,多综合前人成说而详列其名。但在引述前

  • 东溪日谈录

    十八卷。明周琦(生卒年不详)撰。周琦字廷玺,马平(今广西柳江)人。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曾师事洛阳阎先生,而阎受业于薛瑄。故其学以程朱为本,复性为主。他为人端直谨厚,见重乡

  • 秘书四十八种

    见《艺苑捃华》。

  • 师主篇

    四卷。撰者生卒年均不详。《师主篇》其撰者传说不一,汉译本不只一种,最早译本阳玛诺译,多为《经世金书》。此书共四卷,书前有耶稣会后学李友兰序,称此书名为《经世金书》,或遵主圣范。译文不太通俗,使学者不能

  • 刘氏碎金

    一卷。清刘延禧撰。延禧字辰孙,江苏吴县人。刘氏精音韵之学而不喜著作。延禧殁后,其友人吴县雷浚辑其遗著一卷,名曰《刘氏碎金》,收入古韵通说跋一篇、答袁春巢书一篇、袤轩杂缀数则。所论颇能发明音理,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