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诸经纬遗

诸经纬遗

一卷。清刘学宠辑。刘学宠,生平事迹不详。《诸经纬遗》全取之于元末明初的陶九成(守仪)《说郛·卷五》一书,共收四十篇:《易川灵图》《易通卦验》《尚书璇玑钤》《尚书帝命朝》《尚书考灵耀》《尚书中候》《诗含神雾》《诗纪历图》《春秋元命苞》《春秋运斗枢》《春秋文曜钩》《春秋合诚图》《春秋孔演图》《春秋说题辞》《春秋感精符》《春秋潜潭巴》《春秋佐助期》《春秋纬》《礼稽命征》《礼含文嘉》《礼斗威仪》《大戴礼逸》《乐稽耀嘉》《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孝经左契》《孝经右契》《孝经内事》《龙鱼河图》《河图括地象》《河图稽命征》《河图稽耀钩》《河图始开图》《洛书甄耀度》《遁甲开山图》《易飞候》《易洞林》《春秋后语》《五经析疑》《五经通义》。篇首有引言云:“所不载者,以见于他丛书。今以较孙珏《古微书》,其《易川灵图》《诗纪历图》《春秋纬》《大戴礼逸》《遁甲开山图》《易飞候》《易洞林》《春秋后语》《五经析疑》《五经通义》诸种,皆孙书所无。其为孙书所有者亦各有异同详略。然《春秋后语》乃全录《战国策》,且有两书相复者,又有一书前后自相复者,又有连录注文者。其脱误之多,就更不必说了。纬书虽记录了一些古代神话和天文、历法、地理学科学史料,但内容大多为奇特怪诞的神学迷信,可谓儒家经学的变异。谓经纬曾经隋炀帝焚毁大多失传,后来历朝都有辑佚。刘学宠是在明代孙谷《古微书》的基础上进行补遗的。经学家对诸经纬的津津乐道,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经学的没落。有青照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 平海心筹

    二卷。清林福祥(1814-1864)撰。林福祥,字亮予,号季薇(或作季眉),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出身世家大族。***战争爆发后,谒见广州知府,陈述战守方略,未被采纳。后招募水勇,组成“平海营”,镇

  • 济阳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何明礼、章承茂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何明礼字希颜,四川重庆州(今重庆)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解元,官至知县,为胡德琳门下士。章承茂字佩九,浙江钱塘县(今杭州

  •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南宋谢维新(生卒年不详)、虞载(生卒年不详)撰。谢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自署曰胶庠进士。虞载字子厚,与谢维新同

  • 华阳馆文集

    十七卷。《续集》二卷。明宋仪望(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宋仪望,字望之,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宋仪望少师聂豹,故其学以王守仁为宗。任吴县知县

  • 陆子学谱

    二十卷。清代李绂(1673-1750)撰。全书宗旨是通过详细介绍陆九渊学说来宣扬陆王一派学说,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八个类目介绍陆氏学说,即“辨志”、“求放心”、“讲明”、“践履”、“定宗仰”、“辟

  • 春秋比事目录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作者撰成《春秋通论》之后,恐学子尚未精熟“三传”,不能迅速理出头绪,于是又著此书。此书取事同而书法互异者分类辑录,共八十五类。其实,宋沈棐《春秋比事》、元赵汸《春秋

  • 西游释厄传

    十卷。明朱鼎臣编辑。朱鼎臣字冲怀,广州人,生卒年不详,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世,曾为庠生,编辑整理过多种小说。《西游释厄传》又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长篇神话小说,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该书体例不标回数,

  • 珞琭子赋注

    二卷。按钱曾《读书敏求记》称《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李同、王廷光、释昙莹、徐子平四家注解。考《永乐大典》所载共有二本,一为徐子平注,一即此本,而独题释昙莹之名,但李同、王廷光之说也悉存。可能钱曾之本

  • 尚书要旨

    ①三十卷。明王肯堂撰。其生卒年不详。肯堂字宇泰。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医学家。万历十七年(1589)举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以吏部侍郎杨时乔荐,补南京行人司副,后为福建布政司参政。除《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