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左索解

读左索解

十二卷。清王大经撰。大经原名日洪,字陆亭,浙江人,曾作过兰水颐山学官。此书成于道光癸未(1823)。他鉴于《左传》注本很多,世上流行各种版本,善者不多,不利于童蒙诵习,于是取陆粲《左传附注》、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以及朱鹤龄、姚鼐等诸家之书,进行排比编辑。此书虽不载经传全文,却逐条引证,使《左传》之义大致明确,对初学者颇为方便。但此书也有一些缺陷,如春秋时的地理,高士奇、顾栋高、江永、沈钦韩等人都考释,王大经征引未及,影响了该书的价值。此书只有稿本。

猜你喜欢

  • 懒真子

    五卷。北宋马永卿撰。马永卿生平事迹,详见《元城语录》条。是书为其杂记之文,共分司马端明讲书、画像纪年、鱼袋、光武出于舂陵节侯之后、温公不受遗酒、柳氏家法、中国月建与印度不同、韩退之上书、胡人两马、驸马

  • 续碑传集

    八十六卷。清末缪荃孙(1844-1919)撰。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官至四品。钱仪吉《碑传集》所收内容止于嘉庆朝,荃孙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续之

  • 读书笔记

    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号健余,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官至吏部右侍郎。是书首有门人王击玱序,所定次序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书中规抚指趣,不离朱子。每条下间或引王罕皆、王玉清等小

  • 道古堂诗集

    二十六卷。清杭世骏(生平详见《道古堂文集》)撰。世骏胸罗四库,肆力于诗古文词。该诗集目录有十四条,包括《橙花馆集》二卷,《过春集》一卷,《补史亭剩稿》一卷,《闽行杂录》一卷,《赴召集》一卷,《翰苑集》

  • 槎翁集

    十八卷。明刘崧(1321-1381)撰。刘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今属江西)人。八岁能诗,洪武三年(1370)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官至吏部尚书。著有《槎翁诗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崧文集,共十八卷。

  • 北山集

    三十卷。宋郑刚中(1088-1154)撰。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县)人。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颇有政绩,威震境内。初曾为秦桧所荐,后秦桧对其在蜀专擅不满,罢谪桂阳军居住,再谪

  • 九歌残石

    一卷。唐欧阳询(557-641)书。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书法学王羲之、王献之,自成一家,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有《九成宫

  • 东林点将录

    一卷。明王绍徽撰。王绍徽(生卒年不详)。咸宁(今陕西西安)人。万历进士,授邹平知县,历户部给事中、太常少卿。原“居官强执,颇以清操闻”,(《明史·阉党传》)天启间附魏忠贤,进吏部尚书,后因卖官获赃落职

  • 玩易微言摘钞

    六卷。明杨廷筠撰。廷筠字仲坚,钱塘(今浙江余杭)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该书采诸家说《易》之言汇集成帙,连卷首所载“论易大旨”十余条也都是征引前人的,编者自己未尝私立一义,所以称其书为“摘钞”

  • 古易诠

    二十九卷。《今易诠》二十四卷。明邓伯羔撰。伯羔字孺孝,江苏常州人。邓氏先辑明人《易》说为“今述”若干卷,继辑古今诸家《易》说为《易诠》。按吕祖谦古《易》本次序排列,为上下经、《彖传》、《象传》、《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