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易杂识

读易杂识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自序云:“频年读易,偶有所得,辄为乙记,以其间多为前所未言者,不欲散弃,复辑录之”。书中或专研深论《易》旨,或叙述历来易学。于老子之易、庄子之易、孟子七篇皆有阐述。又论《周官》皆本于易,《三礼》中如王制、月令、明堂、太室、朝贺、祭祀、车服、器物无不协乎度数,无不源于《周易》。所言多前人所少言者。有1919年、1922年研几学社铅印《易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慎鸾交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写主人公华秀,字中郎,下相(今属江苏)人,颇有才名,年少登科,以养亲为名,告假省亲。其父华元五奉旨补西川节度使,离家赴任,华秀随送父母,顺便游览各地山川名胜,当地吴中

  • 白湖存稿

    八卷。明郑汝美(约1493年前后在世)撰。汝美字希大,号白湖。福建闽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汝美曾一监江州税,后以亲老投牒乞归,闭门奉亲,以著述自娱,恬淡之情,每每见于篇章之中。卒

  • 唐词纪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 周易订疑

    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董养性撰。朱彝尊《经义考》列于明代,四库臣列于元末,考证说: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曾作昭化县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终

  • 善行录

    八卷。续录二卷。明张时彻(生卒不详)撰。张时彻,字维静,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号东沙,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芝园定集》、《明文范》、《摄生众妙方》、《救急良方》等。《

  • 宋史新编

    二百卷。明柯维骐撰。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今属福建)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任事而归。在家隐居三十年,乃写成此书。计本纪十四卷、志四十卷、表四卷,列传一百四十二卷。纠谬补遗,亦颇有所考订。但

  • 双梅景暗丛书

    十六种附一种,二十六卷。清叶德辉(详见《郎园先生全书》)编。该书收清余怀《板桥杂记》三卷、清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一卷、清安乐山樵(吴长元)《燕兰小谱》五卷、清秋谷老人(赵执信)《海沤小谱》一卷、清余

  • 永泰县志

    十二卷,民国金章修,王绍沂等纂。金章,民国时任永泰县知县。邑志首修于明万历,再修于清乾隆。金章任县令后,于民国六年(1917)五月设局修志,中虽经变故,但一直坚持不懈,于民国九年(1920)一月完成此

  • 鹤侣斋集

    三卷。清孙勷(约1700前后在世)撰。孙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大理寺少卿,终至通政司参议,为人性简傲,不谐于俗。本集诗一卷,文

  • 铁崖古乐府

    十卷。《乐府补》六卷。元杨维祯撰。维祯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条。此集为其门人吴复所编。维祯擅长乐府,此其全帙。乐府始于汉代武帝,后以官署名为文章之名。原与古诗不分,后乃声调迥殊,与诗异格而体裁百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