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象州志

象州志

①四卷,清李宏湑、苏洪、陆蔼吉修,蒋日莱、吴光升纂。李宏湑,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知州。苏洪,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监生,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二十七年(1762)知州。陆蔼吉,江南元和(今江苏南京)人,贡生,乾隆二十七年知州。蒋日莱,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贡生,乾隆十九年(1754)任知州。吴光升,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举人,候选知县。明监察御史吕景蒙草创州志一卷,万历间知州李维岳修为四卷,雍正间祖承琇再修。此志经蒋日莱、李宏湑、苏洪、陆蔼吉四任知州之手而成。志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同年付梓。《象州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全志共四卷,为卷一天文、舆图、沿革、疆域、山川,卷二民赋、盐法、学校、建置、坛庙,卷三秩官、选举、军政、名宦,卷四迁谪、人物、诸蛮、记序、诗钞、杂录,共二十门。此志体例较完备,搜采广博,考证精确。② 不分卷,清李世椿修,郑献甫纂。李世椿,字晴浦,江西南昌人。同治七年(1868)至九年(1870)象州知州。郑献甫(1801-1872),原名存纻,以字行,别字小谷,又号白石,广西象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刑部主事。曾先后讲学于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柳州柳江书院、广州越华书院、象州象台书院等。著有《郑小谷全集》,是广西著名的诗人。此志踵乾隆蒋日莱志而修,增补职官、科举表及各里分图,使之脉络清楚,阅者了然。志成于同治九年(1870)。《象州志》同治九年刻本,全书不分卷,志前李世椿序、凡例十则,志末郑献甫跋,以纪地、纪官、纪人、纪故四帙。纪地帙:沿革表、疆域道里、山川名胜、城市建置、物类生产;纪官帙:秩官表、(官著绩于此者,间为小传、官于此者,亦为连书)、田赋额数、学校典礼、兵储防备;纪人帙:科举表(人名行可记者,间为小传、妇女可记者,亦为连书)、人民术业、风俗礼节、时事理乱;纪故帙:沿革故绩、政事典故、时事理乱。纲目不烦,众目已括,为全志大概。此志文词雅洁,条理井然,通人之笔,可称佳作。此志凡例十则较集中地反映了郑献甫的方志学术思想。对潭、溜二水源流和谭中,、溜中二县地的考证及有关田粮的记载,内容翔实,极为精详。此志刊行,对广西各州、县修志产生较大影响。颜嗣徽的《迁江县志》、莫炳奎的《邕宁县志》、梁吉祥的《贵县志》、黄诚沅的《武缘县图经》、程大璋的《桂平县志》等较有名的方志,皆师其意而小变之。该志最早的版本为同治九年(1870)刻本,翌年由桂林鸿文堂杨云逵刊印,1968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以影印。

猜你喜欢

  • 上医本草

    四卷。明赵南星(生卒年不详)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河北柏乡北)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明代名臣。此书成于泰昌元年(1620)。作者自序言:曾久病数年,至不能用药,于

  • 谰言编

    见《谰言长语》。

  • 外科精义

    二卷。元齐德之(生卒年不详)撰。齐德之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曾为医学博士,任御药院外科太医。齐氏博采《内经》以后医学文献中诊治疮肿的论述,结合个人多年临床经验,撰成此书,刊于至元元年(1335),后在明代

  • 困学蒙证

    六卷。不题撰人名氏,卷首有陈寿祺序,称月樵宋令君,由进士筮仕来闽,尝出示其所撰《困学蒙证》若干卷等等。又有吴孝铭序,称乌程宋子薇卿筮仕于闽,月樵薇卿当是其字,乌程人,盖道光己丑进士宋炳垣也等等。此书盖

  • 顽石庐经说

    十卷。清徐养原(1758-1825)撰。养原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今德清县)人,经学家。精于三礼,宗郑玄之说而多所发明,兼通六书、古音、历算、舆地、氏族之学。阮元任浙江巡抚,延请他校正《仪礼》。亲

  • 春秋比事目录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作者撰成《春秋通论》之后,恐学子尚未精熟“三传”,不能迅速理出头绪,于是又著此书。此书取事同而书法互异者分类辑录,共八十五类。其实,宋沈棐《春秋比事》、元赵汸《春秋

  • 智囊

    二十八卷。明冯梦龙(1547-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一字耳犹,又自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和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在崇祯

  • 联绵字谱

    三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是编专录古书中的联绵字,分为三类:一曰双声联绵字,二曰叠韵联绵字,三曰非双声叠韵联绵字。由双声叠韵联绵字与非双声叠韵联绵字之间,可证古代声随之遗迹与韵

  • 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明熊元修,马文炜纂。熊元字子贞,河南光州人,万历十二年(1584)进士,十三年(1585)授安邱知县。马文炜字仲韬,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确山知县。曾任德安、云梦、孝感,官至

  • 金石史

    二卷。明郭宗昌编撰。郭宗昌,字允伯,华州(今属陕西省)人。平生笃好金石文,与同时周至赵崡,都以搜集古刻为事。他在住地的白崖湖上,筑一亭子,亭子上的廊柱、柱基、屋基等处,刻满了各种铭赞,都是自己书写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