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述书赋

述书赋

二卷。唐窦息(生卒年不详)撰。窦蒙注。窦息,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息“文章凌班、马”,“词藻雄赡,草隶精深”,“学究天人,才通诂训”,平生著碑志、诗篇、赋颂、章表,十余万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天宝年间所献的《大同赋》、《三殿蹴鞠赋》,晚年又著《述书赋》,且尝书唐茅山三洞景照法师韦公碑。《述书赋》共分上、下两卷,凡七千六百四十言。其上卷所述自上古至南北朝间之书体流变及能书之人;下卷则述自唐代高祖、太宗、武后、睿宗至唐明皇以下,终止于其兄窦蒙及刘秦之妹。是书约成于天宝中,首尾共历十三代,凡一百九十八人。篇末系以徐僧权等八人署证,有太平公主等十一家印记,征求有宝玩之人韦述等二十六人,有利通贸易类人穆韦等八人。《述书赋》品题叙述,皆极精核,注文尤其典雅,要言不支。其“印记”一章,兼将画印模于句下,以至成为朱存理《铁纲珊瑚》、张丑《清河书画舫》之真迹之祖。故张彦远《法书要录》称赞窦息作《述书赋》“精审旨要,详辨秘议”。历史上一度怀疑《述书赋》为窦息之兄窦蒙所著,但考证书中如“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句,又似窦息自注自书,但单文孤证,仍存旧论。《述书赋》详于古今书人,与孙过庭旨在阐释书学门径之《书谱》相得益彰,并驾书坛,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书史著作。有《法书要录》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嘉靖乙酉刊本等。

猜你喜欢

  • 范德机诗集

    七卷。元范椁(1272-1330)撰。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人。因荐为左卫教授,后迁翰林院编修官。与虞集、揭溪斯、杨载并称为“元代四大家”。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豫章稿》、《

  • 古今画品

    见《古画品录》。

  • 出劫记略

    一卷。清丁耀亢(生卒年不详)撰。耀亢字野鹤,山东诸城人,明御史丁惟宁之子。顺治四年(1647年)由顺天籍拔贡。历镶白旗教习、容城教谕等。自署木鸡道人。该书汇记其生平遭际之事,末附边大绶虎口余生记。现存

  • 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专门解释《左传》纪时、纪月和纪日的褒贬义例,分二十五项:(1)元年例,(2)春正月书王例,(3)春正月不书王例,(4)空书时月及时月不具例,(5)晦朔例,(6)闰月例,(7)月例,

  • 宋元春秋解提要

    无卷数。清黄叔琳(详见《砚北易钞》)撰。此书杂采宋元诸家论《春秋》之说,作者未加考评;书前有总论、凡例,亦系采集旧文。卷首有自注,脱落未写者四十二条,书中亦多有空白处,当系叔琳尚未完成之稿。

  • 夏时考

    一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汇占,无锡人,乾隆举人;闭户穷经,兼深音学;以叶韵为非,以为韵有古今,无所用叶。著有此书及《韵准》。是书共六卷,为读《夏小正》考定十二月之节候,读《尧典》考定四时

  • 叶海峰文

    一卷。明叶良佩(约1538前后在世)撰。叶良佩生平详见《周易义丛》(辞目)。据《天台志》称“良佩著有《海峰堂前稿》十八卷。”而此册乃天一阁抄本,仅有四十二页,皆为杂文。盖后人所摘录,而非其全集。

  • 说文发疑

    六卷。清张行孚(生卒年不详)撰。行孚字子中,号乳伯,安吉(今属浙江)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官两淮盐运大使。精于音韵和《说文》之学,著作尚有《说文楬原》、《说文审音》、《古韵十二部表》、《汲古

  • 亘史抄

    明潘之恒(生卒年不详)撰。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记载为九十一卷。书前有顾起元序云:内纪内篇以内之,而忠孝节义、懿行名言之要举。外纪外篇以外之,而豪杰奇伟、技术艳异、山川名胜之事彰。杂纪杂篇以杂之,而

  • 桂阳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钱绍文等修,朱炳元等纂。钱绍文字子宣,江苏武进人,曾任桂阳县知县。朱炳元,邑人,举人。桂阳县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嘉靖县教谕翁继荣等曾据成化本续纂。清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有人续纂。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