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邑乘志余

邑乘志余

一卷。清朱彬撰。朱彬(1753-1835),字武曹,号郙甫。宝应人。乾隆举人,少与刘台拱齐名从事经传训诂声音文字之学。著述不下10余种,以《礼记训纂》最为世所称。康熙间修志。历时已久,遗闻甚多,有志之士,各举所闻著书,以备重修志时采择。此也是其中之,道光二十年(1840)修志前所著。有诗文可录者,已入所著白田风雅,或有事涉疑,而无关重大,随笔录存,故名志余。道光二十年修志,其子朱士廉,也预其列,大端均采入,特未注出。近年修志,除已录外又摭其琐碎入诸附录。是编记雍正间特召蔡世远、王懋罽、乔崇修三人事。三人皆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举荐,与年羹尧未见一面,由甘肃巡抚胡期恒推荐。乔、王二人皆宝应人。蔡、王二人被荐入直上书房,乔归故里任教谕。二人刚入京都时,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船至宝应,乔、王两家子弟,欲以小门生见,询问朱止泉先生可否,先生言荐贤举能是为国家而非私情,且乔、王二人在京师,更不当见,遂止。数年后年羹尧因究治党兴伏法,蔡、王、乔皆以素无往来而免受牵连。王懋罽即以亲老告归,蔡世远终身为名臣。年羹尧伏法后,其族人畏诛连逃至宝应,乔崇修毅然匿之,改姓生。今生姓子孙仍繁衍,皆年羹尧后代。

猜你喜欢

  • 历代河防统纂

    二十八卷。清陈璜撰。陈璜,字天裔,秀水人。幼年好读书,学无不窥。精于地理方舆,而尤专河事。康熙十四年(1675)陈璜参与修建翟家坝至高家堰长一万六千丈之河堤。其积极筹划,力排众议,于河堤之修成有大功。

  • 东泷遗稿

    四卷。明彭教(1436-1480)撰。彭教,字敷五,号东泷,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讲。著有《东泷遗稿》。是稿凡四卷,其中诗文多为应酬之作。据集前李东

  • 春秋通说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

  • 史伯平先生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二种为《尚书绎闻》一卷、《读左评录》一卷。两种本辞典均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有光绪年间刊本。

  • 绥中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民国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文镒字纯如,京兆人,荫生出身,曾任度支部员外郎。民国十五年(1926)任绥中知县县长。范炳勋,邑人,拔贡出身。考绥中县,原无县志。民国十五年秋,省令各县修辑志乘

  • 四书翼注论文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 毛诗马氏注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梁有《毛诗》十卷,马融注,亡。《经典释文·序录》云,马融注十卷。《唐志》以下不著录。是书据《毛诗正义》和《经典释文》辑录十一节、《水经注》一节。郑玄《诗

  • 金鑱秘论

    十二卷。旧本题梁溪流寓李药师撰,但不详其生平事迹。书中自序中称:唐朝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此书分为十二门,皆为论医目之法,故曰“金鑱”,为取佛书金鑱刮眼之义。

  • 农丹

    一卷。清张标(生卒年不详)撰。张标,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顺治壬辰年(1652)中进士。《农丹》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1660)。该书分为天时、地利、亲田、养种、粪壤、人事、辨谷、占验等十篇(其中地

  • 嶰谷词

    一卷。清马日琯(1688-1755)撰。马日琯字秋玉,号嶰谷,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侯选知州,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嗜好结客,觞咏无虚日,著有《沙河逸孝集》,与其弟日璐同有诗名,称“扬州二马”。本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