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陈拾遗集

陈拾遗集

十卷。唐陈子昂(661-702)撰。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光宅进士,文学家、诗人,官至右拾遗,后被贬军曹,罢职归侍。子昂聪明好学,机警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主张任用贤能,整饬吏治。著有《陈拾遗集》。其艺术特色:第一,继承《诗经》、《楚辞》的传统,善用比兴手法。第二,艺术风格上有着豪迈特点,遒劲有力,充满着高昂的志气,向上的活力。第三,陈子昂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不假雕饰,不讲声律对偶,趋向散文化。不仅擅长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也很出色。陈子昂作品由其友人卢藏用编为《陈拾遗集》,又名《陈伯玉文集》。此集主要内容为,卷一诗赋,卷二为诗,卷三至十为文,后附录《唐书》本传,《陈氏别传》,旌德碑,祭文及杨澄序等。陈子昂横扫六代诗风,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继承,追踪汉魏风骨,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革新,倡导风雅兴寄,在革新中独辟蹊径,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整个唐代诗坛,开创一代新诗风。对后来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无一不从中吸取过思想和艺术源泉。卢藏用编辑而成《陈拾遗集》十卷。原本已佚,现有较早版本是明弘治四年(1491)杨澄黑口本。《四库全书》所收为明弘治写本,题名《陈拾遗集》。亦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蜀州刊本和《世界文库》所收《陈伯玉集》本。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猜你喜欢

  • 填词图谱

    六卷。《续集》二卷。清赖以邠撰。赖以邠字损庵,又字水西,号迂翁,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善写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著有《填词图谱》。本书仿明张綎《诗余图谱》之例,取唐宋人

  • 左淫类纪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此书之作,与《春秋世族谱补正》、《左女汇记》、《左传同名汇纪》等书都是为补陈厚耀、李蝶园《春秋世族谱》的缺漏。全书共分为二十二类,其中父娶子妇的三条,子

  • 孝经启蒙新解

    一卷。清王泽厚撰。王泽厚生卒、事迹不详。是书首有序,又有凡例,认为“学有精粗,义有深浅,兹特浅而言之,欲人易晓”,语言通俗,意义浅显是其特点。该书所解“有与旧注同者,有与旧注异者,亦间有旧注所未及者而

  • 宫谱汇录

    二卷。清汪汲(生平生事迹见《宋乐类编》条)撰。汪氏平生好搜集古书,每有辑录考订,谈泰常为之作序。其所著凡十余种,合称《古愚丛书》。此书汇录宫谱,凡上、下两卷。卷首为宫调总论,论述南北曲宫调分配十二月令

  • 春秋目论

    二卷。清邓显鹖(1777-1851)撰。显鹖字子立,号南村,新化(今湖南新化)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潜心纂述,学者称为湘皋先生。著有《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楚宝增辑考异》、《武冈志》

  • 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

    二卷。清杜文澜(详见《平定粤匪纪略》)撰。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清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天京城东沙子冈,三月,移扎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围攻天京。咸丰三年三月,太平

  • 长乐县志

    八卷。清孙蕙修,孙元体纂。孙蕙,满洲镶白旗人,荫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知县。县志宋元无考,明万历间始有成书,之后两度复修。康熙间,朝廷特谕各省进舆图册,并令郡县呈志,以成《一统志》。适孙蕙莅任

  • 课业余谈

    三卷。清陶炜(生卒年不详)撰。陶炜字宾玉,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著述。《课业余谈》是陶炜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仿释名广雅之体,采辑经史中浅而易解之内容,以类编载,从天地至古音转注,

  • 新郑出土古器图志

    初编一卷 续编一卷 附编一卷。蒋鸿元编著。蒋鸿元,字寿芝,曾任第十四师正军法官。时其师长靳云鹗适驻军洛、郑之交,蒋受命编撰是书。新郑古器为近世公家发掘古物之开端。其事始发现于新郑县南门外邑绅李锐家,时

  • 册封琉球赋帖

    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书。何绍基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书学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其小楷于清代除刘文清外。罕见匹敌。道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