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隋唐两朝志传

隋唐两朝志传

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宋元以降演述隋唐故事的讲史话本和杂剧颇多,该书即采自这些资料,主要演述隋失政天下大乱、李渊起兵入关中称帝、秦王李世民扫灭群雄及征高丽等事,侧重于朝代更替和主要征战之中的英雄传奇故事,多有依据传说的文学虚构。于其他史实则述之粗略。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很多情节与该书雷同,可能是抄录该书。又有名《隋唐演义》一书,开首数节及结尾数节抄自该书。(详见《隋唐演义》①)罗氏此书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又是清褚人获创作《隋唐演义》小说的基础。该书有明万历己未(1619)金阊书林龚绍山刊本,藏日本尊经阁。(据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

猜你喜欢

  • 诸子平议续录

    二十卷。清俞樾著,李天根辑。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俞氏博览群书,所作札记甚多,《诸子平议》辑十五种之札记,另有数十种散见于《俞楼杂纂》、《曲园杂纂》、《著书余料》、《读书余录》等,李天根氏遂

  • 阴符经集解

    三卷。宋袁淑真(生卒年不详)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阴符经集解》,全称《黄帝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

  • 熊龙峰四种小说

    撰者不详。系明代话本小说四种,初为散本单篇,分别为《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孔淑芳双鱼扇坠传》、《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其中仅《张生彩鸾灯传》卷首标明“熊龙峰刊行”字样,其余三种只能从版

  • 古文精藻

    二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观象》)编。此书为李氏教诲其乡曲诸生所编。集中所收尽为古文之精萃,以期使人从中尽知古文之变化。《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松江府志

    ①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

  • 治斋读诗蒙说

    一卷。清顾成志(生卒年不详)撰。成志字心勿,太仓(在今江苏东南部)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分说篇名、说序、说韵、说体及杂说五类,说经之法沿袭明人习气,亦间引顾炎武、毛奇龄之说。是书以后世文法读经,以为诗

  • 礼经通论

    一卷。清邵懿辰撰。邵生卒年未详,字位西,仁和人。邵懿辰“性峭直,能文章”。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慕方苞、李光地之学,曾与曾国藩等游处,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杭州,邵氏因偕同清巡抚王有龄

  • 禹门集

    四卷。清郭振遐(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郭振遐,字中洲,汾阳(今山西冀宁)人,寄居扬州,生卒年均不详。振遐有大志,以大禹、颜回自比,工诗,颇率易。著有《禹门集》六卷。是集《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

  • 紫石泉山房集

    十五卷,清吴定(1743-1809)撰。吴定,字殿麟,又字淡泉,歙县(今安徽芜湖)人。仕途不畅。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时五十三岁。曾与姚鼐师事桐城古文大家刘大櫆,举贤良方正,授六品衔。刘大櫆

  • 戴公行述

    一册。英国戴德生著。旧题鲍康宁撰,与本书内容不符,实则康宁为本书译者。德生为一在华传教士,咸丰三年(1853)来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长沙去世,此书即德生用自传体裁,述来华传教情况,在华首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