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千字文寿屏
不分卷。清张凯嵩(生卒年不详)编。凯嵩字云卿,湖北江夏(今武昌)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毅。此乃以梁周兴嗣所用千字重编的四言韵语,颂扬两广总督劳崇光政绩以祝寿,字句混成,可谓天衣无缝。通篇二十七韵,周氏原本“枇杷”、“梧桐”、“逍遥”、“徘徊”等连绵字,皆析而为二,重行次韵。其手笔出于唐周逖、明黄祖颛等诸作之上。此寿屏燕山孙枟辑入《馀墨偶谈》中。
不分卷。清张凯嵩(生卒年不详)编。凯嵩字云卿,湖北江夏(今武昌)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毅。此乃以梁周兴嗣所用千字重编的四言韵语,颂扬两广总督劳崇光政绩以祝寿,字句混成,可谓天衣无缝。通篇二十七韵,周氏原本“枇杷”、“梧桐”、“逍遥”、“徘徊”等连绵字,皆析而为二,重行次韵。其手笔出于唐周逖、明黄祖颛等诸作之上。此寿屏燕山孙枟辑入《馀墨偶谈》中。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
十卷。唐贾岛(779-843)撰。贾岛,字阆仙,又一字浪仙,号碣石山人,范阳(河北涿县)人。早年屡次应考进士不第,遂削发为僧,法名无本。据何光远《鉴戒录》载,贾岛在长安曾为韩愈赏识,授以文法,并令其还
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有是书及《经尘》、《清书录》、《称谓录》、《金石书画题
二卷。明耿定向(详见《硕辅宝鉴要览》)撰。毛在增补。此书文如其名,作者选择明代“严操守、砺品行、存忠厚”的贤相忠臣,略仿宋人典型录的体例,记载他们的琐事遗闻。其目的是针对世风日下的形势,陈述先辈们的高
五十二卷,清王来遴修,谭承恩等纂。王来遴字兰三,黄陂人,曾任渠县知县。谭承恩,邑人,贡生。渠县志,创修于乾隆五年(1740),编目三十八。兹编则为续乾隆志而作。《渠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共
三卷。明曾承业(生卒年不详)撰。承业为曾子六十二代孙,序称博士,可能为袭职之宗子。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宋汪晫曾辑《曾子》一卷,分十二篇,割裂补缀,已非唐以来之旧本。是书又分《主言》一篇为卷一,以《修身》
二卷六十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作者为七峰樵道人,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书成于清初。章回体小说,叙清初顺治元年四月至九月间,清兵南下攻破常熟福山,严栻等人举兵抗清,南明军队节节败退,以至后来清兵入城之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顾炎武之外甥。康熙庚戌中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乾学传》记载他以藏书闻名于当代,而当时通经学之士,如阎若琚等
十卷。明郑本忠(?-1403)撰。郑本忠,字亦本忠,自号安分生,浙江县(今宁波市)人,生年不详。忠少既笃学,益务综览,涵濡渟蓄。明洪武六年(1373)举明经,不起,后经本县教谕赵思盛推荐授昌国训导,不
三十卷。卢文弨(详见卢文弨录《五经正义表》条)撰。唐著名经学家陆德明(详见《经典释文》条)撰《经典释文》一书。清《四库全书提要》称“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但清《四库全书》所收为“通志堂刻本”。清何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