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章学诚(见《章氏遗书》条)撰。此书内容包括《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地方略例》、《文集》、《湖北通志检存稿》、《外集》、《湖北通志未成稿》。传世本有民国年间浙江省图书馆铅印本。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
二卷。清廖平撰,其弟子黄熔笔述。此书卷前附有《周礼新义凡例》四十七条。卷一为《天官冢宰》,卷二为《地官司徒》,《春官》以下皆缺。此书不信《周礼》为周公所作,乃是七十子之传。以《周礼》为书传,如《王制》
各一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对《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等书,只解其大义。因于原注下别加案语,发挥其说,故曰“拾遗”。《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三十卷,首一卷。钱祥保、桂邦杰等纂。钱祥保,字瑞生,号仞庵,江苏甘泉县人,屡应布政司试未售,乃入资得官知县,辛亥罢官归里。桂邦杰,字蔚蒸,江苏甘泉县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进士,知县,曾留京师教
无卷数。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王谟辑佚。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官至散骑常侍。干氏为学勤勉,除此书外,尚著有《晋纪》、《周易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搜神记》等书。《隋书·经籍志》载干
一卷。清李荣陛撰。卷首有黄河清序。此书认为,《今文尚书》为伏生所传之书,而《古文尚书》则是晋人的补书,二书不可相混。而伏书中的《周书》有很多错误,一是把成王时的《金縢》、《大诰》列于武王时的《康诰》之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
五卷。明程一枝撰。程一枝,字巢父,休宁人。是编专释《史记》字句,校考诸本,颇有发明。但其中参杂时人评语,似有些俗陋。其体例亦有过于胶固,皆不可据为定论。
十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摭拾诸书隽语,分类编次,共十二卷,其中韵人二卷,韵事二卷,韵语三卷,韵诗二卷,韵词二卷,韵物一卷。皆以古事与明代人事参录,属《世说新语》之支流。其纤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