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诗钞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龙湲钞授其门人,以资讽诵也,归郡草堂曾锓板印行,后两先生又补印若干授其弟子,后将合印。”《李氏遗书》则为龙川师生问答语录,未曾刊,又附录二则,乃抄自铁云公所印龙川墨宝中。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行世。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龙湲钞授其门人,以资讽诵也,归郡草堂曾锓板印行,后两先生又补印若干授其弟子,后将合印。”《李氏遗书》则为龙川师生问答语录,未曾刊,又附录二则,乃抄自铁云公所印龙川墨宝中。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行世。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号罗山,罗山人。其于修业之暇,时时眺览罗山,谓足以涤尘垢,宣抑郁,因撰此书。《罗山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为一种。其谓罗山曰,以群峰钩连,四面罗列,故名。又曰,山势远自西来,
二卷。清代王豫(生卒年不详)撰。王豫字应和,号柳村,彤徒(今属江苏西南部)人。诸生,著有《江苏诗征》等书。此书是作者的札记,主要摘录儒家一些修身养性之类的格言,有时附以作者的考证之语。因作者窗外植芭蕉
四卷。清郝培元(生平不详)撰。是编乃论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及家庭中对晚辈的礼法教育。有清嘉庆至光绪间《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
十六卷。明沈尧中(生卒年不详)撰。沈尧中,字执甫,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此书共十六卷,沈尧中在自序中说:为纲二十有四,为目三百五十有八,皆宇宙内鸿钜之事
三种,七卷。清郭梦星(详见《尚书小札》)。遗书收《尚书小札》二卷,本辞典有专条介绍,可参阅。《午窗随笔》四卷,为说经论史之作,其中于历代官制沿革、山川舆地沿变,考证较详;记道光六年平定西域张格尔之谢表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
二卷。朝鲜李彦迪撰。李彦迪生卒年未详,字复古,号晦斋,又号紫溪翁,骊州人。《奉先杂仪》根据朱熹《家礼》同时参照司马光《书仪》中的祭礼以及朝鲜民俗加以变通,务从简单易行,写成一部家礼。“奉先”指奉祀先人
三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二谛章》共有七段,第一,明二谛大意,第二,释二谛名;第三,明二谛相;第四,明二谛体;第五,明二谛绝名;第六,明二谛摄法义;第七,明二谛同异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晃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子,武王靡不胜。龙旗十乘,大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