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kèzhā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哈达、叶赫、苏完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阿典部,系以部为氏,至清时改译为阿克占(23)。【变】 后改为雷氏(180)。
读音:Yīkèlièhǎlǎ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作“也可林合剌”。
读音:Wūěrdá【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叶赫、吉林乌喇、辉发等地(23,63,180,260)。②乌灵阿氏移居观音屯后改为乌尔达氏(23)。【变】 ①一作〔乌尔答〕(180,260)。②清
读音:Wúchē【源】 因其无车而以为姓,犹之高车者即为高车氏(60,62)。【望】 乐安(12)。【人】 毋车伯奇,乐安人,汉时下邳相(1,12,16,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yǐ sù hú原为代郡津名,魏赐太原王显为乙速弧氏。(见《魏书·官氏志》)乙速弧氏,代人,随魏南迁。(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后魏>,乙速弧佛保,都督。<唐>
读音:hé tū lín一作纥突陵,以部落为氏,后改为邻氏。(见《魏书》)纥突邻氏,改为邻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南三字姓》)
读音:pī【源】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丕氏、邳氏、伾氏、㚰氏(60,62)。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31)。【变】 一作〔㔻〕(21,418)
读音:Yǐng【源】 春秋时楚武王建都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北10里),后因氏(15,17,21)。【望】 江陵(17,418)。【变】 一作〔〕(17)。【布】 北京(91)、江西石
读音:Bìiǐtè【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傅清之妻为必里特氏(260)。
读音:Kèlièmùchén/Keremucin【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源出居于巴尔忽真·脱窟木地区的客列木臣部落,以部为氏(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