䓣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帝鸿之后。” 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今辰沅州蛮种有此氏, 谓之䓣溪蛮。”《姓氏考略》亦注:“《说文》:‘蛮’,音 ‘䓣’。 䓣谿, 今作谿, 即五谿蛮之后。”
或音mán,姑兼收。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帝鸿之后。” 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今辰沅州蛮种有此氏, 谓之䓣溪蛮。”《姓氏考略》亦注:“《说文》:‘蛮’,音 ‘䓣’。 䓣谿, 今作谿, 即五谿蛮之后。”
或音mán,姑兼收。
读音:Ōu【音】 区氏有Ou、Qū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区(Qū)姓。【源】 ①春秋时善铸剑者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见《风俗通》(1,7,12,17,60)。②汉顺帝时象林(今越南境内)蛮姓
读音:kē【源】 见《姓苑》(7,9,15,21,60)。【布】 北京(92)、河南内黄(365)、广西大新(319)、云南镇雄(331)、甘肃临泽(352)、青海大通、河北(62)、台湾台北、桃园(
读音:kuì yáng后汉有少府鲑阳鸿,治孟氏易。(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Mǎo/Mau【音】 夘有Mǎo、Qīng二音。见夘(Qīng)姓。【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有此姓(64,68,261)。
读音:Nímǎ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尼玛察、滹野、拉发、黑龙江、吉林乌拉、讷殷、管、凤凰城、长白山、绥分、乌苏里库雅拉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尼质阿姓。【变
读音:Xùqú【源】 彝族姓(375)。
读音:Huāng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以羊为图腾的氏族,傈僳语为肓饶时,亦作〔阿吃息〕、〔阿赤〕,汉姓为杨(148,149,150)。
读音:Gōudà传说中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太平御览·神鬼部》云: “ 《龙鱼河图》 曰: ‘西海君姓句大,名丘百; 夫人姓灵,名素简。’”
读音:Wū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椒江市有分布。椒江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Chákùt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长保之妻为察库他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