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í

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今陕西丹凤),国灭后,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为习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有地名少习(今陕西商县东),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地名“”为姓。

习姓发源于今陕西,经过长期的历史迁徙,如今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陕西等地为多。

习姓历史人物有习郁,汉朝大臣。相传他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梦见苏岭山神,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的养鱼方法修建了一个鱼池,并在池边种满了竹、芙蓉等植物,人称习家池。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皮日休、贾岛等,均有诗描写习家池美景。习温,东吴襄阳人。自幼爱读圣贤书,博学多识,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以权势自居自傲,对子女要求也相当严格。

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二位。


习,国名。汉有习响,为陈相。(见《风俗通》)

以地为氏。少习,本地名,析县东之武关。(见《左传·杜预注》)

出襄阳,晋有习凿齿。(见《广韵》)

▲<汉>习承业,襄阳人,汶山太守。<明>习经,新喻人,詹事府詹事。

猜你喜欢

  • 读音:Pí/Pyi【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shuì盛弘之《荆州记》云:建平信陵县有税氏。(见《通志·氏族略》)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鱼台,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郫县等地均

  • 蒙鄂索

    读音:Měngèsuǒ【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七派,出瓦面河、长白山、浑春、拉发、沾河、讷殷江、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 【变】清驻防吉林镶红旗中有蒙武索氏(259,260),正蓝旗满

  • 害饒時

    读音:Hài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以鼠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世居云南怒江地区,汉姓为楚(148,150)。亦作〔汗饶息〕、〔亥扒〕(149)。

  • 耿斯

    读音:Gěngsī【源】彝族姓(375)。

  • 賀齊克哩

    读音:Hèqíkèlī【源】清时黑龙江下流赫哲族人姓(429)。

  • 有黃

    读音:Yǒuhuáng【源】 夏时有穷国君羿,其妻窃药,筮于有黄氏,见《归藏易》(60,62)。

  • 读音:Zǎn【源】 攒城,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修武西北),当以地为氏(60,62,63)。《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历史上罕见姓氏。古代有攒城 (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以地名

  • 读音:sù旧云:周文王之子郕叔之后,以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韵谱》曰:八元中之仲堪谥肃,后世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周卿士成公肃之后,以谥为氏。(见《元和姓纂》)

  • 韓嬰

    读音:Hányīng【源】 系自姬姓。晋韩桓叔之后有韩婴氏(5,60,65)。又,晋韩宣子元孙亦为韩婴氏(6),然宋郑樵考证,晋宣子元孙无名婴者,唯韩襄王太子名婴(12)。今两存备考。历史上罕见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