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ū

【源】 ①古时休国在颍川(故城在今河南禹县),见《国名纪》(17),以国为氏;见《姓考》(17)。②汉时封楚元王之子富为休侯(休,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25里),以邑为氏,见《史记·年表》(60,62)。③羌人姓(60,62)。④汉时西域于阗国(故治在今新疆和田)有休姓(60,62)。【望】 济阴(17,418)。【布】 甘肃永昌(392)、广东顺德(363)、河南卫辉(287)、山东新泰(359)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山西之介休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 《史记年表》 注云: “汉封楚元王子为休侯,以邑为氏。”楚元王,即刘交,汉高祖刘邦同父少弟。休城在今山东滕县西二十五里。此以邑为氏,系出刘姓。望出洛阴。② 《姓氏考略》 注云: “羌姓有休氏。” ③ 《姓氏考略》 又注: “于真国亦有休姓。”于真 (yútián),亦作“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猜你喜欢

  • 舒鲍

    读音:shū bào舒鲍,偃姓国也。(见《世本》)

  • 阿贺

    读音:ā hè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Xǐ【音】 亦音喜(Xǐ)(6,12,17)。【源】 ①见《姓苑》(6,9,21)。②高阳蛮酋姓(60)。高阳,三国时吴置郡,故治在今广东阳江西30里。今瑶族姓(119)。【望】 南海(17,2

  • 恧恧

    读音:Nǜnǜ【源】 西夏人姓(31)。【变】 亦作〔纽纽〕(24,63)。【人】 恧恧存忠,西夏武节大夫(24,31)。

  • 東王

    读音:Dōngwáng【综】 明时河南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21,60,62)。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明 (河南) 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未详其源。

  • 读音:B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費也頭

    读音:Fèiyětóu【源】鲜卑族中一支宇文部之姓,见《唐书·氏系表》(17)。宇文为鲜卑族一支,东汉桓帝时,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以右北平东至辽东为东部,宇文世为东部大人,后建立北周。 【变

  • 準土谷

    读音:Zhǔntǔgǔ【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陇西(71)。【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卓多穆(24)。

  • 巴威

    读音:Bāwēi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乃其分族。本为氏族名,以之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何柰

    读音:Hé'nài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匈奴单于之裔,归汉为何柰氏。” 一作“何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