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

【源】 ①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一曰僖,见《国语》(7,11,21,60)。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曹僖公之孙负羁为大夫,负羁以祖谥为氏(7,11,60)。③鲁僖公之后,以谥为氏(9,12,15,60)。【变】 一作釐(12,17)。【望】 彭城(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国语·晋语》 云: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姬、酉、祁、己、滕、蒧、任、荀、僖、嬉、儇、依是也。”《姓氏考略》 据《国语》 亦注: “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一曰僖。” ②郑樵注云: “姬姓。‘僖’,或作 ‘釐(厘)’。《姓苑》云: ‘鲁僖公之后。’ 今彭城人。《左传》 僖负羁。今望出彭城。” 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姓氏考略》 据《姓氏急就篇》 亦注云: “出自姬姓,曹僖公之孙负羁为大夫,以祖谥为氏。”

猜你喜欢

  • 剛努

    读音:Gāngnǔ【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福克精阿之妻为刚努氏(260)。

  • 珠爾齊特

    读音:Zhūěrqítè【源】清蒙古八旗姓(23,63)。 【人】珠尔齐特罗里,清蒙古正黄旗人,授三等男(23)。清代蒙古族姓氏。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正黄旗

  • 呢瑪奇

    读音:Nímǎqí《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满族姓。清嘉庆时甘肃提督达三泰,姓此氏。”

  • 读音:Gōng公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昭公的两个儿子衍和为,世称公衍、公为。其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爵位为姓。公姓发源于山东,后以山东、浙江为主要聚居地。公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公子闾,被昭王指定

  • 巴雅特

    读音:Bāyǎtè蒙古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以部为氏,后或改单姓“巴”。盖取巴雅特氏之首音谐“巴” 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 渥爾古陳

    读音:Wò’ěrgǔchén【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巴牙图之妻为渥尔古陈氏(260)。

  • 若口引

    读音:ruò kǒu yǐn【源】 ①代北姓(27,60)。②西魏恭帝三年,赐寇儁姓若口引氏(27,70)。【变】 后改为寇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

  • 薩拉諾忒

    读音:Sàlānuòtè【综】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中有萨拉诺忒氏(259)。

  • 读音:Wéi【源】 汉时匈奴人姓。汉容成侯唯徐卢之后(60)。【望】 安定(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长治等地

  • 夯力

    读音:Hānglì【源】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哩〕(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