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
【源】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北门之城称北郭),因以为氏(7,17)。一说,齐大夫北郭佐,字子车,其后有北郭氏(12,15,21,60)。【人】 北郭骚,春秋时齐人,与晏子为友(7,21)。北郭伯玉,汉时将军(21)。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齐大夫北郭子车之后也。子车名佐,生北郭启。”《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出自齐北门之城谓之北郭。大夫居北郭者,因以为氏。”
春秋时齐有北郭骚,晏婴之友。
【源】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北门之城称北郭),因以为氏(7,17)。一说,齐大夫北郭佐,字子车,其后有北郭氏(12,15,21,60)。【人】 北郭骚,春秋时齐人,与晏子为友(7,21)。北郭伯玉,汉时将军(21)。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齐大夫北郭子车之后也。子车名佐,生北郭启。”《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出自齐北门之城谓之北郭。大夫居北郭者,因以为氏。”
春秋时齐有北郭骚,晏婴之友。
读音:Guā【源】周时八士之一季騧(即季瓜)之后有騧氏(15,21,60)。【变】亦作蜗(9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姓解》云:“季騧之后有騧氏。”季騧为周八士之一。《论语·微
读音:zhú郑大夫烛之武后,不得氏以其居烛地,故以为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fēng rén【源】 ①周官封人之后,以世官为氏(4,7,12,60)。封人,《周礼》地官之属,掌分封诸侯,典守封疆之官。 ②古诸侯封人之后(7)。疑封人即封父,因字形近而讹(4)。【人】 封
读音:Móyu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舒穆禄村(23,63,180,260)。【变】 一作〔谟岳络〕(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舒穆禄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Mǐsā【源】 彝族姓(375)。
读音:Yǎ’ěrhú【综】 清正黄旗满洲三等侍卫来住民之妻为雅尔胡氏(260)。
读音:liú【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86)。【人】疁子耕,宋时人,号萧闲居士,著有《萧闲词》一卷,见《正字通》(15,62,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援引 《正字通》 收载,其注云:
读音:jiǎn汉末有勾章尉检某。(见《姓苑》)
读音:Huángzhōu【源】 系黄、周两单姓所合成。祖藉湖北,台湾有此姓(236)。【人】 黄周星,字九烟,湖南湘潭人,本姓周氏,父逢泰,官江南,生星于金陵(即南京),为上元黄氏抚养,遂冒其姓为黄周
读音:Hèhé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