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í

【源】 ①及氏系自箴姓,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晋大夫采邑,以邑为氏(60)。【望】 清河(17,60,418)。【布】 台湾(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人】 及宦,明时河北交河人,正德甲戌进士,历官户部侍郎(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晋城,江西之新余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 “入声” 部。《姓氏考略》注其源。①其注引 《路史》 云: “及氏,箴姓之分 (族)。”②又云: “晋大夫以采 (邑) 为氏。” 望出清河。

五代时后周有及永德,将官; 明代有及宦,及河人,正德中甲戌进士(及宦,或作 “及官”); 又有及万祺。

猜你喜欢

  • 别都

    读音:Biédū《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称: “元有别都温,明有别都卢。”未详其他。

  • 烏桓泥

    读音:Wūhuánní《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温屯

    读音:Wēntú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源自金时女真人之温敦氏。【变】 后改为孔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读音:hào【源】 ①相传为古帝昊英氏之后,见《风俗通》(1,6,12,17,60)。②相传为古帝少昊氏之后(1,6,12)。③相传为古帝太昊氏(即太皞氏,亦作太皓,一说,即伏羲氏)之后(17,62)

  • 乞失迷兒

    读音:Qǐshīmíér【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乞失迷儿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克实密尔〕(24)。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

  • 魏拉依爾

    读音:Wèilāyīěr【综】 鄂伦春族姓。世居黑龙江呼玛尔河流地区,汉姓为魏(190,191)。鄂伦春族姓氏,世居呼玛河流域,本部族名,以名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魏”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

  • 和爾拉

    读音:Héěrlā元代 “色目人” 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 “火里刺”。

  • 蒲訶

    读音:Púhē《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宋有蒲诃·粟立。”未详其他。

  • 瓮吉剌歹

    读音:Wèngjílá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瓮吉刺歹氏(13)。疑即弘吉剌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翁吉喇特〕(24)。

  • 宜眷

    读音:Yíjuà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