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喜塔喇

喜塔喇

读音:Xītǎlǎ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尼雅满山、瓦尔喀、蜚悠城、堵墙、大凌河、瓦喀兰、夸喇、叶赫、辉发、董鄂、扎库木、富克顺、耀州、长白山、盖吉等地(23,63,180,260)。【变】 ①喜塔喇氏十四世祖图黑之子孙,以父王名之第一字为姓,改为图氏,至清光绪末年图文忠额之后又改为文氏(180)。②喜塔喇氏后改为赵、祝、齐等氏(180)。③亦作〔喜塔腊〕(260)、〔喜塔剌〕(181)。④清镶蓝旗满洲护军校福兴之妻为喜他拉氏,镶蓝旗满洲马甲阿青阿之妻为西他拉氏,正蓝旗满洲库使富察泰之妻为西搭拉氏,正白旗满洲护军阿克东阿之妻为西塔拉氏,正白旗满洲马甲德英喀之继妻为西他尔氏,正红旗满洲前锋佛山之妻为希塔拉氏,镶蓝旗满洲笔帖式折文之妻为希他拉氏,正黄旗满洲护军麻那气之妻为希色勒氏,正蓝旗满洲马甲国海之妻为希察拉氏,镶白旗汉军闲散缪璘之妻为郗他拉氏,镶黄旗满洲马甲布颜图之妻为奚他拉氏,正白旗满洲前锋敦泰之妻为席他喇氏,镶蓝旗满洲马甲阿赉之妻为席塔喇氏,镶白旗满洲护军齐式之妻为席他拉氏(260),满洲正白旗中有西他喇氏(259),〔喜他拉〕、〔西他拉〕、〔西搭拉〕、〔西塔拉〕、〔西他尔〕、〔希塔拉〕、〔希他拉〕、〔希色勒〕、〔希察拉〕、〔郗他拉〕、〔奚他拉〕、〔席他喇〕、〔席他拉〕、〔席塔喇〕、〔西他喇〕等似均为喜塔喇之异译。【人】 喜塔喇硕岱,清正白旗人,世居尼雅满山,任副都统,累官内大臣(23,61)。喜塔腊来保,清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中官至文华殿大学士(61)。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尼雅满山、长白山、盖吉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见《满族姓氏录》。

或作“喜塔拉”、“喜塔腊”。

清康熙时内大臣硕岱,姓此氏。

猜你喜欢

  • 读音:Yǎo《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元有咬难、咬信哥; 明有咬住。”未详其源。

  • 俟畿

    读音:Sì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道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俟氏,或改为畿氏。

  • 读音:Āi【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云南之孟连、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白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傣族之 “哎” 姓,亦作

  • 读音:jiā【源】 ①见《万姓统谱》(15)。②清满洲人姓(260)。【布】 河南商城(308)、台湾桃园、高雄(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佳正,明时沂州人,正统中任训导,见《沂

  • 伶舟

    读音:Língzhōu【源】 见《中华大字典》(91)。或即泠州氏。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华大字典》收载,其注“伶”字曰“伶舟,复姓。”疑乃“伶州”之讹;或为其别族。

  • 吕相

    读音:lǚ xiàng【源】 ①战国时魏宣子,即晋吕錡之子吕相(著《绝秦书》,卒谥宣子)之后有吕相氏,见《姓考》(17)。②秦相吕不韦,本阳翟人,子孙以贵氏焉(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

  • 读音:Shǎn【源】 ①陕姓所改(60,63)。②明时滇南永昌府(故治在今云南保山)有闪姓,系少数民族(60)。今云南保山回族有此姓(105)。【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闪霭,明时云南永昌

  • 读音:Yǐ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隐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7,12,15,17)。【望】 北海(17,418)。【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隐蕃,三国时

  • 读音:Yù【综】 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石阿

    读音:Shíē《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石阿失毕。”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