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
【源】 ①尧时贤人壤父之后,见《元和姓纂》(6,60,62)。②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以壤为氏(60,62)。【望】 上邽(17,418)。【布】 辽宁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①其引《元和姓纂》云:“尧时壤父之后。”《姓氏词典》据《群书治要》注云:“壤父,相传为唐尧时击壤于道路作歌的老人。”②又注:“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以‘壤驷赤’之‘壤’为单姓。望出上邽。”
【源】 ①尧时贤人壤父之后,见《元和姓纂》(6,60,62)。②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以壤为氏(60,62)。【望】 上邽(17,418)。【布】 辽宁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①其引《元和姓纂》云:“尧时壤父之后。”《姓氏词典》据《群书治要》注云:“壤父,相传为唐尧时击壤于道路作歌的老人。”②又注:“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以‘壤驷赤’之‘壤’为单姓。望出上邽。”
读音:Zhuà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è’ěrbā【综】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定结县陈塘区等地(435)。
读音:gōng【源】 春秋时鲁、宋、齐、楚皆有工正官,掌作车服,其子孙以官为氏(60,62)。【望】 彭城(418)。【布】 四川邻水(390),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Yì【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iāng【源】 见《姓苑》(7,9,12,15,17)。【望】齐郡(418)。【布】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台湾台北(68,261)、四川成都(91)、武胜、梓潼、垫江等地均有
读音:zhú hǔ术虎曰董。(见《金史·国语解》)▲<金>术虎高琪,猛安人,平章政事。《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金代有术虎筠寿,贞祐间为器物局直长。《金史》有传。此姓当为女真族
读音:Gōngyí【源】 鲁之同姓,见郑玄《礼记》注(7,60)。【望】 东鲁(17,62,418)。【人】 公仪伯,周宣王时人,以力闻诸侯(7,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É'rì羌族姓氏。本房名,或以代姓。“俄日”,汉意有“鱼”、“大王” 两重义项。其后分族,或谐“鱼”音而改为“余” 氏; 或改从“王”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读音:Péng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周天子封支子于蓬州(约今四川蓬安一带),后人遂以国为氏。二是春秋时晋有蓬球,生于长满蓬草的丛林地带,故指草为氏,称蓬姓。蓬姓历史人物有蓬萌,后汉时北海人
读音:Qióngshū【源】 周大夫邛叔之后,见《元和姓纂》(17,62)。【变】 亦作〔卭叔〕(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