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
读音:Bēng
【源】 见《奇姓通》(20)。【布】 湖北黄梅(361)、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崩愈坚,明时安徽潜山人,正德中河南固始县丞(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安徽之泾县、霍山,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明代有崩愈坚,潜山人,正德中任固始县丞。
【源】 见《奇姓通》(20)。【布】 湖北黄梅(361)、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崩愈坚,明时安徽潜山人,正德中河南固始县丞(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安徽之泾县、霍山,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明代有崩愈坚,潜山人,正德中任固始县丞。
读音: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辽代部落名,入金后以部为姓; 或为杨姓所改: “杨沃衍赐姓乌凌阿。”一作“乌陵阿”,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yóu zhā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由章氏,见《潜夫论》(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潜夫论》 云: “ (春秋)卫姬姓后有由章氏。”
读音:Bāolóng【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384)。
读音:yùn qī梁鸿易姓运期,名曜。(见《后汉书·逸民传》)
读音:A-yuē【综】 彝族姓。乌玛纳毅、曲比等家支中均有阿约姓,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Mìjié《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密羯可敦。”未详其他。
读音:zǔ周后有组氏。(见《路史》)
读音:Wúshěn【综】 系吴、沈两单姓合成。台湾台南有此姓(64,68,261)。
读音:Mùchā【源】 纳西族姓(家名),世居云南永宁(104)。
读音: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答答儿歹”,又有“塔塔歹”。《续通志》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故合二为一,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