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巴雅喇

巴雅喇

读音:Bāyǎlǎ

【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24),至清,蒙古八旗仍有此姓,凡六派,出察哈尔、扎鲁特、克尔伦、厄鲁特、喀拉沁、科尔沁等地(23,63,260)。 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256)、驻防宁古塔镶蓝旗(260)中均有巴雅喇氏。 ③伊尔根觉罗氏,居东寨者均改为巴雅喇氏(23)。【变】 清驻防杭州之镶黄旗有巴牙喇氏(256),〔巴牙喇〕似系巴雅喇之异译。【人】元时江西廉访师克恭妻为巴雅喇氏(24)。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为蒙古族姓氏。元代蒙古族有此姓,“以姓为氏”。元江西廉访使师克恭妻巴雅喇氏; 入清,蒙古族巴雅喇氏,散处察哈尔、喀喇沁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②清代满族巴雅喇氏多因改姓而得——本为伊尔根觉罗氏,东寨改为巴雅喇氏。瑚什布本姓无考,为莽爱养子,改姓巴雅喇氏。③锡伯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 “”、“”、“”,盖取巴雅喇氏之首音谐以白、拜、巴等字而为姓。

一作 “巴雅拉”。清康熙时川陕总督博霁,姓巴雅拉氏。

猜你喜欢

  • 读音:Xún【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未详其源。

  • 读音:Jiǒng《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䌹, 罩在外面的单衣, 或即以此物为姓?)

  • 读音:Xué【源】 见《姓苑》(6,7,9,12,15)。出自学校官者之后(60,63)。【望】东鲁(17,418),东吴(261)。【布】安徽淮南(362)、河北卢龙(289)、江苏武进(314)、

  • 读音:Diàn【源】 古有甸人、甸师、甸祝,掌田之官,或以官为氏(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布】 四川有此姓(62)。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 《中

  • 读音:lí黄帝时明目人离娄之后。(见《路史》)离娄,孟子门人。(见《风俗通》)▲〈汉〉离班,慕容云之幸臣。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河北之蔚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或作 “離”,今统统简作

  • 亦乞列歹

    读音:Yìqǐliè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奇尔岱”。

  • 读音:xī【源】 ①相传神农氏之师悉诸之后(60,62)。②或为悉云、悉罗、悉居氏所改(60,62)。③宋时党项人姓(96)。【望】 宛邱(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

  • 读音:hé【源】 ①郃氏即合氏,以地为氏(60,62)。郃或即战国时魏邑合阳,故城在今陕西合阳。 ②北魏时改大莫干氏为郃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5,17,27)。【望】 平卢(17,418

  • 阿布哈

    读音:Ābùhǎ【综】 或出自金时女真人姓阿不罕氏。清镶白旗满洲领催多尔枝之妻为阿布哈氏(260)。金代女真族姓氏。属女真之 “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世宗时有阿布哈·德甫,

  • 阿沙繞

    读音:A-shārào【综】 基诺族姓。世居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基诺洛克乡龙帕寨(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