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并官

并官

读音:Bīngguān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为“以官为氏”之例。且注云: “白褒 《鲁先贤传》: ‘孔子娶宋之幷官氏。’”《姓氏考略》 亦注:“《路史》 ‘宋微子之后。’ 按: 《鲁国先贤传》 ‘孔子娶幵官氏’, 韩勑 《孔庙礼器碑》作幷官氏, 盖幵官氏,隶写作幷耳。”

“幷官”, 《中国姓氏大全》 音bìnguān。 今从《姓氏词典》。 又, 并官, 或作幵官, 或作丌官、 亓官, 音亦随之而异。 幵, 或音jiān( 《辞源》); 或音qiān(《辞海》); 亓,音qí; 丌,音jī。而每举例,多以 “孔子娶× ×氏”, 故× ×, 或为 “幵官”, 或为“亓官”,或为 “丌官”,或为 “并官”,盖并、开、亓、丌形近而讹,因讹而传,莫辨真伪,故兼收并蓄。系出子姓,可能有据。

猜你喜欢

  • 读音:Biāo/Byan【综】 《庄子·山水篇》而歌猋氏之风。古之无为帝王也(陆德明语)。亦即焱氏(王先廉语)(63)。

  • 读音:fèng【音】 作为姓应读平声,读如丰(7)。【源】 ①即奉姓。后加人旁为俸氏,见《姓氏寻源》(60,62)。②瑶(225)、傣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云南景谷(62)、四川广汉(62)、中江(

  • 读音:Shǐ/Shyy,Shr【综】 源出不详,湖南祁东有此姓,见《祁东县志》。

  • 读音:Xī【源】 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氏,见《商周金文录遗》(94)。《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周宣王时兮甲。兮甲即尹吉甫,原姓兮,名甲,字伯吉父(甫),尹为其官名,后以 ‘尹’ 为氏。宋

  • 盱母萬

    读音:Xūmǔwàn/Hsumuwa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浩星

    读音:hào xīng【源】 出于浩生氏,亦即〔皓星〕(60,62)。【望】 陇西(17,418)。【布】 汉时鲁国有浩星氏(60,62)。【人】 浩星赐,汉时人,见《汉书·赵充国传》(6,17,21

  • 读音:tán【源】 少昊之后,封国于郯(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春秋时郯子曾朝鲁。其后国亡,子孙以国为氏(7,9,12,17,60)。又,少昊氏姬姓,见《帝王世纪》;或云纪姓,见《路史》;或云己姓,见

  • 取慮

    读音:Qiūlǘ【音】 亦音秋闾(Qiūlǘ)、陬闾(Zōulǘ)(60,62)。【源】 春秋时徐偃王之食邑取虑(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南),因氏(6,7,12,60)。【布】 唐时临淮郡有此姓(6,7,

  • 读音:téng【源】见《万姓统谱》(15,21)。【望】辽宁(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藤文泽,明时吴川人,宣德中同安县丞(15,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

  • 呼里黎

    读音:Hūlǐlí【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呼里黎氏(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