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怯烈

怯烈

读音:Qièliè

【源】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为元时蒙古一部,以部为氏(397)。《元史》分克烈、怯烈为二姓,实系同源。【变】 亦作〔怯列〕、〔蒙古怯烈〕(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味〕(24)。【人】 也先不花,蒙古怯烈氏,元裕宗时封燕王,成宗时历官湖广行省平章、上柱国、荣禄大夫(61)。哈散纳,怯烈氏,一作〔怯烈亦〕(61)。从元太祖征王罕有功,太宗时授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57,61,399)。达理麻识理,怯烈氏,一作〔怯烈台〕(57,61),元时开平人,至正中官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仕至知枢密院事(57,61,399)。


《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蒙古族姓。元顺帝时右丞相搠思监,姓此氏。” (按: 疑此即 《续通志·氏族略》 所收却特氏之别译。) 参见 “却特”条。

猜你喜欢

  • 读音:Féng【源】 ①系自归姓。春秋时郑大夫冯简子之后,见《世本》(4,11,21)。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支孙食采于冯城(故城在今陕西大荔),因以为氏(9,11,12,17,60)

  • 達普圖

    读音:Dápǔ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①一作〔达普鲁〕(260)。②清驻防呼伦贝尔正黄旗、正红旗中均有达布图氏,驻防索伦正黄旗、镶红旗中均有达巴图氏

  • 读音:shēn【源】 夏王启之后有甡氏,见《路史》(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夏启后有甡氏。”此当系出姒姓。

  • 读音:Qí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米董

    读音:Mǐdǒng景颇族姓氏。相传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后或取“米董” 之末音谐以汉姓 “董” 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五斗

    读音:Wǔdǒu【源】 非汉族姓(60,62,6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夷姓。”未详其他。

  • 華拉斯

    读音:Huálāsī【综】达斡尔族姓(哈拉名)。清时称为呼尔拉特氏。汉姓为胡、康(189)。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林耀华 《达斡尔族氏族、亲属和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收载,

  • 函冶

    读音:hǎn yě【源】 以官为氏(60,62)。战国时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见《战国策》。函为姓,冶为官名,因以为氏(11,17)。【人】 函冶子觉,东汉时黄门侍郎(11,12,17,60)。历史上

  • 读音:Yóu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清远市清郊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角里

    读音:Juélǐ《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罕见复姓。汉初隐士四皓之一有角里先生。又,古有地名角里(今江苏吴县西南),以地名为氏。”一音lùlǐ。姑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