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ǎn

【源】 ①周文王时四友之一散宜生之后(7,17,60)。②西夏人姓(31,101)。③清时蒙古人姓(260)。【变】 一作〔〕(17)。【望】 江夏(17,418)。【布】 北京(91)、湖北武汉(91)、襄阳、山西等地均有此姓。【人】 散八昌,宋时西番使臣,奉使西夏国(31,10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东平,山西之长治,湖北之武汉,武昌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文王四友有散宜生。” 其后或 “以名(字) 为氏”,遂有散氏、散宜氏。“今江都有此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音sàn。

金代有散达; 元代有散竹解; 明代有散惟德,江阴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Gǎng【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314)、台湾花莲(64,68,261)、内蒙古包头、武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高要,山西之临汾、运城、长治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

  • 苏色匿

    读音:sū sè nì西域大宛王姓。(见《汉书·西域传》)

  • 倚相

    读音:yǐ xiàng【源】 春秋时楚左史倚相之后,以名为氏(12,17,60)。【人】 倚相季文,战国时楚威王之士官(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左史倚相

  • 读音:Yūn/Iun【综】 源出不详。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

  • 哈雅喇

    读音:Hǎyǎlǎ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单姓“哈”,盖取哈雅喇氏之首音谐“哈”而得。

  • 壺邱

    读音: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此系“以地为氏”。列子师壶邱子林,郑人。或作“壶丘”; 又作“狐丘”、“狐邱”。

  • 读音:Tā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武宣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武宣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Yǐ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隐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7,12,15,17)。【望】 北海(17,418)。【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隐蕃,三国时

  • 四郎

    读音:Sìláng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格晉

    读音:Géjìn【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佛阿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