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ìng

【源】 ①黄帝之孙敬康之后(12,60,62)。②系自妫姓。陈厉公子完奔齐曰敬仲,子孙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③清高宗改翰林院编修苟华南姓敬(23,62)。【变】 宋时因避翼祖(赵匡胤之父赵敬)名讳改敬氏为苟、文二氏(23)。【望】 平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敬姓人口63%。【人】 敬丕,春秋时秦宰相(6,21)。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查 《汉语大字典》, 无“”字, 与之形近者有“敂”、“��”, 然皆音kǒu, 亦未注明其为姓。姑收录。

猜你喜欢

  • 读音:dú犊牧,齐人。(见《尚友录》)

  • 伊奇爾岱

    读音:Yī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亦乞列歹”。

  • 子翚

    读音:zǐ huī鲁有子翚氏。(见《路史》)

  • 巴魯特

    读音:Bālǔtè【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23,63,260)。②清满洲正蓝旗(259)、驻防杭州满洲八旗(256)中均有巴鲁特氏。【变】 ①一作〔巴噜特〕(254,256,259)。②清驻防吉林正白

  • 读音:jí【源】 见《姓苑》(15,21)。南诏人姓,见《南诏德化碑》(60,62)。南诏,唐时在云南,初为六诏之一,后其余五诏为其所并,于天宝九年称大蒙,至贞元十年改国号为南诏。【布】 大陆南方有此

  • 兀魯兀台

    读音:Wùlǔwùt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先锋术赤台,姓此氏。”(按: 疑此即 《辍耕录》所收之兀鲁兀氏之别译; 《续通志·氏族略

  • 伯德

    读音:bó dé【源】 伯德,奚族一部,至金大定时始定为奚族五姓之一,见《辽金元姓谱》(60,62,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伯特〕(24)。【人】 伯德特离补,金时奚人,崇义军节度使(

  • 切列根

    读音:Qiēliègēn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马车”,遂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 鶻提勃悉野

    读音:Gǔtíbóxīyě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鹘提悉补野” 曰: “…… 《唐书·吐蕃传》作鹘提勃悉野。”详见“鹘提悉补野”条。

  • 彌牟

    读音:Mímóu【源】①系自姬姓。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后,见《姓苑》(7,9,11,17,60)。②系自芈姓。楚公族姓(8,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出卫大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