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óu

【源】 ①柔仆之国,帝俊之生,见《山海经》。俊,古夋字,帝喾名夋,柔姓本此(60,62)。亦见《姓苑》(15,21)。②西夏人姓(24)。 【布】 山西临县(62)、汾阳(278)、代县(335)、介休、湖南湘潭(373)、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人】 柔思义,西夏武节大夫(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临汾、朔州,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注云: “柔仆嬴土,帝喾之末裔。《山海经》: ‘柔仆之国,帝俊之生。’” 俊,古夋字。帝喾名夋,柔姓本此。以国为氏。②《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源於姒姓,系夏禹之后。”③历史上党项人亦有柔姓。《续通志·氏族略》注云:“(西)夏有武节大夫柔思义。”④《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又注:“系达勃氏所改。”(按:达勃,后魏代北姓,后改为“”,一说改为“”。)

猜你喜欢

  • 奈尼

    读音:Nài ′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芋头”,以为氏。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读音:Tán/Tarn【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谭国之后,又有覃氏、谈氏、倓氏等(19,21)。

  • 读音:Gǔ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武昌、贵州之从江等地有分布。汉族、苗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中国姓氏大全》 称:“为 ‘衮’ 氏所改。” 不知其所本。

  • 闊里吉思

    读音:Kuòlǐjísī【综】元时蒙古人姓(33)。

  • 读音:Wé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谱》 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阌乡,在今河南灵宝境内。”

  • 丙當

    读音:Bǐngdāng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意为“空坪子”。本户族名,出自 “学哇当”。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涇陽

    读音:Jīngyáng【源】 战国时秦宣太后(秦昭王之母)弟封泾阳君,因氏(9,17,21)。泾阳,故城在今甘肃平凉西40里。【变】 一作陉阳(60)。【人】 泾阳犨,汉时附马都尉(7,9,17,21

  • 读音:Bā【音】 一说,读郅(Zhì),又音Pō(17)。【源】 ①原本郅姓,因事改为叭(17),亦见《韵书》(17,62)。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今景洪猛罕)土把总叭龙闲,傣族(253)。【变

  • 读音:mò【源】 貊,国名,或以国为姓(10,62)。貊即貉,古东北夷、三韩之属,在今朝鲜半岛(62)。【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湖北武汉(91)、台湾台中、南投、高雄(64,68,261)等

  • 侯引

    读音:hóu yǐn【源】 南北朝时贺兰之余部有侯引氏,见《魏书》(60,62,242)。【变】 一作〔俟引〕(60,62)。【人】 侯引七发,北魏太祖时贺纳部将,见《通鉴》(242)。历史上代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