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uán

【源】 ①相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即今洛阳泉亭),因氏(11,17,62)。 ②周官泉府(《周礼》地官之属,泉或作钱)之后,以官为氏(60,62)。 ③春秋时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之国,见《国语》(21,60)。当以国为氏。 ④三国时吴国全琮之孙晖降魏,封南阳,食采白水,遂改姓泉(7,9,12,60)。⑤辽东泉氏,系高丽姓。唐高宗时高丽王盖苏文,姓泉,自云生水中以惑众。父为东部大人对卢。乾封初封盖苏文之子男生,归中国,受唐官(7,12,17,60,242)。【望】 上洛、南阳(7,17,21,60,418)。【布】 北京有此姓。【人】 泉景言,北魏时上洛丰阳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长治、临汾,河南之卢氏,湖北之洪湖,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世本》注云: “泉,任姓。” 未得其详。②郑樵注云: “ 《国语》: ‘潞、洛、泉、余、满,皆赤翟,隗姓。’ 是则旧有泉氏矣。”③《姓氏考略》又注: “ 《周官》 泉府之后,以官为氏。”“”,古与“”通; “泉府” 即“钱府”。名官掌管收购市上滞销物质及借贷收息等。其后有泉氏、全氏、钱氏。④郑樵又注: “本姓全氏,全琮之后,琮孙晖 (按: ‘晖’,《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 ‘’, 误。)魏封南阳侯, 食封白水, 遂改为泉氏。”全琮,三国时吴国大司马。⑤唐代高丽族姓。《姓氏考略》据《新唐书》 注云: “高丽盖苏文姓泉氏。”

后魏有泉企,洛州刺史,上洛侯; 唐代有泉男生,高丽人,盖苏文子。

猜你喜欢

  • 邱黃

    读音:Qiūhuáng【综】 或系邱、黄二单姓所合成。台湾高雄有此姓(64,68,261)。

  • 读音:tiáo周礼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和合之,其世官者氏焉。(见《姓苑》)调氏,周礼调人之后,因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 读音:Zhòng【音】 又音仲(Zhòng)(17)。【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孝公之子益师,字众父,众父之子仲以王父字为氏(7,11,12,17,60)。或云,鲁大夫食采于众邑(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北

  • 慕舆

    读音:mù yǔ鲜卑慕容氏,音讹为慕舆氏。(见《元和姓纂》)

  • 吉胡

    读音:Jíhú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叱茅

    读音:chì máo【综】 山东琅邪有此姓,见《姓苑》(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云:“琅邪有此姓。”琅邪,在今山东诸城。

  • 丙當

    读音:Bǐngdāng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意为“空坪子”。本户族名,出自 “学哇当”。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读音:Niǔ【源】 见《尚友录》(21)。【望】 吴兴(17,21,418)。【布】 江苏武进(314)、山西平陆(298)、安徽淮南(362)、台湾宜兰、台北(68,261)、河北保定等地均有此姓。

  • 沙達喇

    读音:Shādá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姓散答氏(23),世居辉发(23,63,180,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载。金代,为女真族

  • 那拉

    读音:Nālā【综】 清满洲人姓(61,254,256,259)。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201)中亦有那拉氏。满洲人那拉氏亦译作〔那喇〕氏(259),锡伯族那拉氏后改为那氏。【布】 浙江江山有此姓(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