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温特赫

温特赫

读音:Wēntèhè

【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珠舍哩、吉阳、莽喀库鲁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女真人温迪罕姓。【变】 后改为温氏(100,180)。【人】 温特赫音布,清满洲镶蓝旗人,世居珠舍哩,由护军从征云南等地,后阵亡,赠骑都尉兼一等云骑尉(23)。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金代,为女真族之白姓。本温特赫部,后以部为氏。“景祖时图们水温特赫部来附,景祖次室温特赫氏。” (见 《续通志》); 至清代融为满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散处珠舍哩、吉阳等地方 (见 《清通志》)。后或改单姓 “”。见《满族姓氏录》。

猜你喜欢

  • 東閭

    读音:Dōnglǘ【源】 ①东闾,春秋时齐国门名,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7,60)。②东闾为春秋时嬴姓附庸国,以国为氏,见《路史》(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 读音:fǔ有虞氏后有辅氏。(见《路史》)晋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见《国语》)▲〈三国蜀〉辅匡,襄阳人,巴郡太守。〈宋〉辅超,秀容人,莱州团练使。

  • 读音:lì【源】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1,6,7)。②台湾土著姓(65)。【望】 临安(17,60,418)。【布】 台湾(68,261)、四川、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力题,汉时鲁相(6,12)。现

  • 馬矢

    读音:Mǎshǐ【综】 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改为马氏,见《汉书·马宫传》(7,9,12,17,60)。【人】 马矢匡,汉时河东人(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云:“汉有

  • 索穆克奇

    读音:Suǒmùkèqí【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索穆克奇氏(259)。

  • 读音:yá【源】 西夏吐蕃族崖氏,后去山改为厓氏(60,62)。【布】清时四川有此姓(60),今大陆仍有此姓(91)。【人】厓成,明时邛州大足人,永乐中举人,任知府(15,21,24)。罕见姓氏。《续

  • 读音:Xiāng【源】 见《姓苑》(7,9,12,15,17)。【望】齐郡(418)。【布】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台湾台北(68,261)、四川成都(91)、武胜、梓潼、垫江等地均有

  • 無婁

    读音:Wúlóu【源】 ①系自曹姓。春秋时小邾子之后有无娄氏(8,17,60)。 ②春秋时莒公子莒大夫无娄务胡之后。无娄为古牟夷国,系莒子之食邑(故城在今山东莱芜东20里),当以邑为氏(6,12,17

  • 读音:chǒu【源】 周时有丑父(15,62)。当为丑氏之祖。【布】 分布较广,人数不多。【人】 丑千,南北朝时南齐荥阳人(21,60)。丑闾,元至正年间知安陆府(21,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

  • 母丘

    读音:Wúqiū/Muchiu【源】 毋邱一作母邱(17)。邱即丘。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变】 ①亦作〔母邱〕(17)。②后改为母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