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游?

游?

读音:yóu yù

游��,复姓也。(见《奇姓通》)

游��子著书,言法家之事。(见《英贤传》)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 (按:《字汇补》: “音未详”)。《汉语大字典》 亦载,其注“��” 云: “��” 的讹字。 《字汇补·禾部》: “��, 《奇姓通》: ‘游��, 复姓也。’ 《英贤传》: ‘游��子著书,言法家之事’。” (按: 《通志·氏族略五》 作 “游��氏”释文与此全同, “��” 为 “��” 的讹字。 然而 《汉语大字典·木部》 未收 “��” 字; 《中文大字典》 则作“游棣”, 其注云: “与 ‘游��’ 同。” 《汉书·艺文志》“法家有游棣子一篇。” 疑 “��”、 “��” 乃 “” 之讹,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Yóuyù

《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 《姓氏英贤传》注云: “游��子, 著书一篇, 言法家事。”��, 不知其音。 《中文大字典》作“游棣”; 或作“游��”。(按: 《汉语大字典》收有“��”字, 未注其音,以为“��”的讹字。然而於木部未收“��”字, 疑“��”、“��”, 皆“”字之讹。 姑收录以备考。)

猜你喜欢

  • 读音:yù晋有誉粹,为平原太守。(见《万姓统谱》)

  • 读音:zhì【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因以为氏,见《姓源》(17,62)。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见《路史》(17,60)。制,春秋时虢之邑,后为郑邑,以地为氏(60)。

  • 謝佳

    读音:Xièjiā【综】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克尔得赫之妻为谢佳氏(260)。

  • 读音:xuán康叔之后有县氏。(见《路史》)县氏,其先有县大夫者,望出扶风。《风俗通》:县成父,孔子门人。汉有甘陵相县芝吴,中书令县默。(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 司国

    读音:sī guó见《姓苑》。▲<汉>司国吉,朝议郎。

  • 读音:zhuó【源】①古贤人濯辑之后,见《风俗通》(1,7,12,15,17)。②春秋时郑人子濯孺子之后(7,15,60)。【望】广德(17)、京兆(17,418)。【布】清时四川有此姓(59)。今甘

  • 木依庫

    读音:Mùyīkù【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县。其祖先在迁徙中,在永维地方,以供象头代替人头,把象头埋在地下,并用木棒填土,填土的动作称“格莱”,其后裔遂以“格莱”为姓。后来,生病死亡者甚多,即认为

  • 苞丘

    读音:bāo qiū【源】 春秋时楚公族有苞丘氏;见《姓考》(17)。【变】①亦作〔包邱〕(17)、〔苞邱〕(11,12,17)。②或即荷丘氏(17,60),亦作浮丘氏(396)。【人】苞丘先生,秦时

  • 塔尼勒

    读音:Tǎ’nílè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塔一儿”。

  • 读音:Luán【综】 春秋时晋人鸾徼,事赵简子,因只知进声色犬马,营宫室台榭以误简子,而不举贤士,为简子沉之于河(21,6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引《吕氏春秋》云: “赵简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