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n

【源】①周大夫简师父之后(6,7,11,21)。②鲁大夫简叔之后(9,21)。③晋大夫狐鞫居,号续简伯,续,邑也,简,谥也,其后以谥为氏(12,15,17,60)。④耿姓音讹为简氏(9,12,17,60)。⑤汉时有检氏改为简氏者,见《姓苑》(60,62)。⑥台湾土著(65)、仫佬(112)、土家(387)、满(344)等民族均有此姓。【望】涿郡、范阳(17,21,60,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四川、台湾等省多此姓,2省简姓约占全国汉族简姓人口55%。【它】①台湾省简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用简野、竹野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即恢复原姓(65)。②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土著曾有采用日本姓山田、武田者,在台湾光复后,均重新选择简氏(65)。【人】简卿,汉时人,受尚书于倪宽,后又授于夏侯胜(15)。简雍,三国时范阳人,蜀昭德将军,其先本幽州人,姓耿,后音讹为简(15,17)。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仡佬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晋大夫狐鞫居之后。狐鞫居号绩简伯。绩,邑也; 简,谥也。” 此以谥为氏,系出姬姓。②又注云: “简雍本姓耿,幽州人。以耿为简,遂为简氏。”“ 《蜀志》: ‘简雍,善滑稽。’ 《传》 云: ‘幽州人,本姓耿,幽人以耿为简,音讹(而致)。’” ③ 《姓氏考略》则云: “简氏出於简师父。”④又云: “鲁有简叔,其后亦或以为氏。望出范阳、涿郡。” ⑤又据 《姓苑》 注云: “又有检氏,避讳改为简者。”

宋代有简克己、简正理; 又有简世杰,清江司理参军; 明代有简祖英; 又有简辅,马平人,永新参军; 清代有简敬临; 又有简逢善,任守备。

猜你喜欢

  • 读音:Gǔ/Guu【源】 见《氏族博考》(16)、《合璧事类》(17)。《元和姓纂》云:诂非古,今无传,恐即古姓也(17)。

  • 读音:Shǐ【源】 当为豕韦氏所改(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圖佳

    读音:Tú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花江(23,63,180)。【变】 后改为图氏(180)。【人】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达林之妻为图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松花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

  • 臧會

    读音:Zānghuì【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昭伯从弟臧会之后,别为臧会氏(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会之后。” 又注“

  • 有駘

    读音:Yǒutái《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云:“尧之先有骀氏。”未道其详。

  • 宫孙

    读音:gōng sūn《汉书·艺文志》:宫孙子十八篇。颜师古注:“宫孙,姓也。”

  • 禄失畢

    读音:Lùshībì【源】西突厥五姓之一,见《唐书》(60)。

  • 读音:Yán【源】①系自曹姓。颛帝之元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子孙以字为氏(6,7,12,17,60)。②周公之子鲁侯伯禽

  • 读音:Yǒu【源】①春秋时楚国人多以草名为氏,如芈氏、莠氏、蒍氏、蓝氏之类(60,62)。②或为莠尹氏所改(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苋” 云:“楚国多以草名为氏, 如芈氏、 莠

  • 何落

    读音:Héluò【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伊唐阿之妻为何落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