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
读音:Sāo
【源】见《姓苑》(15,21,62)。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源】见《姓苑》(15,21,62)。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ò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东沂水(332)、山西平陆(298)、交城(350)、江苏武进(314)、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中、台东、云林(68、261)、云南镇雄
读音:Kuíchēlǐkè【综】 清时驻防呼伦贝尔正白旗有奎车里克氏(259,260)。
读音:Kuís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孝子传》云: “彻辰台,奎苏氏。”未详其源。
读音:Xiǔshuǐlì【综】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吗色那之妻为秀水力(260)。
读音:Ǎowùjū【源】 女真人姓,见《三朝北盟会编》(71)。
读音:Mòhèduō【源】①唐时突厥有莫贺咄,见《唐书》(17)。②一说,即莫贺弗(60,62)。 【人】莫贺咄设、莫贺咄苾,均系唐时人,见《唐书》(17)。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
读音:Kuòkuònètì/Kokenaut【综】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中、南部有此姓。阔阔意为蓝色,讷惕意为眼睛(384)。
读音:Duǒ’érbié【综】 元时人姓。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别都温,朵儿别氏,元太祖时为千户,见《新元史》(399)。
读音:dì luò bá代北姓,后改为骆氏。(见《魏书·官氏志》)地骆拔,改为骆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yī【源】 ①代北姓,一那娄氏之后(17,60)。②由乙姓衍化而来(9,7,60)。【望】 谯郡(17,60,418)。【布】 宋时江西彭泽有此姓(7,9)。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