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uì

芮姓来源于商王朝时期芮荔国(今陕西大荔朝邑城一带),其后人以国名为氏。

今全国各地都有芮姓人家。

芮姓历史人物有芮良夫,周厉王时人,为士卿,厉王昏庸无道,宠信奸臣,芮良夫作《桑柔》诗以讽。

芮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零九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时司徒芮伯万之后。芮国为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6,7,9,15,17)。芮国故城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②明赐元人雅克实纳姓芮名刚(24)。③满族姓。【望】 平原(17,21,418),扶风(7,60)。【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芮珍,汉时巨鹿太守(8,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大同,河南之卢氏,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伯爵,周同姓之国,司徒芮伯之后也。其后有芮伯万。其地即陕川芮城,为晋所灭。齐景公妾曰芮姬。”《中国姓氏大全》视“芮国”、“芮伯”为芮氏之二源:“①出自姬姓,周代卿士芮伯的后代。②古有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建立于周文王时代,后为秦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与郑注不同。《中文大字典》注引《书·顾命·旅巢命·序》云:“芮伯,周人,姬姓,字良夫,武王之臣,封於芮,成王时为司徒,曾作《书经·旅巢命》之篇。”以此而论,郑注为是。②或为元人姓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姓名:雅克实纳曰芮刚。”望出扶风。

汉代有芮珍,三国时吴有芮祉,丹阳人,九江太守; 宋代有芮煜; 又有芮及言,上高知县; 元代有芮世通; 明代有芮善,中书舍人。

猜你喜欢

  • 蔣巴

    读音:Jiǎngbā【综】彝族姓。阿某斯都、阿尔、丁惹、洱顾等家支均有蒋巴姓。属阿某斯都家支的、又称〔比耶蒋巴〕。属丁惹家支的,又称〔牟惹蒋巴〕。属阿尔家支的,居四川布拖(375)。

  • 读音:Dài【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哈爾朱

    读音:Hà’ěrzhū【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260)。

  • 读音:jiē【源】 ①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6,7,12,17)。②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60,62,63)。【望】 冯翊(17,418)。【变】 或作〔擑〕、见《集韵》(63)。【

  • 亢倉

    读音:Kàngcāng《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现代无此姓。”未详其源。

  • 读音:Yì【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Qiǎo【源】 见《姓苑》(15,21)。一说,天竺四姓中有巧氏,见《梦溪笔谈》(60,62)。【布】 上海嘉定(351)、广东顺德(363)、台湾(64、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

  • 耨碗温敦

    读音:nòu wǎn wēn dūn耨碗温敦,阿补斯水人。(见《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

  • 何丘

    读音:hé qiū【源】 即荷丘氏,以地为氏(60,62)。【变】 亦作〔何邱〕(12,17)。【人】 何丘子,春秋时楚人(6,15,21)。何丘寄,北魏时威烈将军(21,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 吐崩

    读音:Tǔbē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