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源】或系荷丘氏、荷訾氏所改(62)。亦见《中华姓府》(63)。 【布】台湾彰化、嘉义、高雄(68,261)、北京、山东、江苏江阴、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临汾,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为荷丘氏所改。”
南朝齐有荷知; 唐代有荷勿啜。
【源】或系荷丘氏、荷訾氏所改(62)。亦见《中华姓府》(63)。 【布】台湾彰化、嘉义、高雄(68,261)、北京、山东、江苏江阴、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临汾,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为荷丘氏所改。”
南朝齐有荷知; 唐代有荷勿啜。
读音:dòu gōng魏文侯时乐人窦公之后。(见《风俗通》)
读音:Chīwéi《姓氏词典》 引 《姓氏急就篇》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
读音:Shàngyáng【源】 ①以邑为氏(60,62)。上阳为周时北虢之都,故治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村。②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食采于刘(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亦称王季子,其后有上阳氏,见《路史》
读音:Hūěrhǎ【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呼尔哈系地名,当以地名为氏(23)。凡五派,出呼尔哈、新达谟城、席百、苏完、白都讷等地(23,63,180,260)。②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亦有呼尔哈氏,汉姓
读音:Jiān【源】即閒姓(6,7,62),然今人常书作间。 【布】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台南(68,261)、山西原平、宁武(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
读音:Shù【源】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今大陆分布较广,人数很少,或系戌氏笔误。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云南之邱北,浙江之椒江,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阳泉等地均有。汉族
读音:chì jiàng赤将子舆,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见《尚友录》)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神仙传》云: “黄帝时有赤将子舆,时与市中货缴,亦谓之缴父。”《尚友
读音:gě lóu代北姓,后改为盖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A-tú【综】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四川盐源有此姓(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