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èng

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商王武丁封其叔父于邓,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古有邓国,本曼姓,其后世以国名为姓氏。三是为李姓所改。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于邓。南唐为宋灭后,宋太宗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避祸出逃,以父亲封地为姓,其后世子孙遂称邓姓。

今河南邓州为邓姓的发祥地,而后逐渐散居于紧邻的湖北、湖南一带。西汉时期,邓姓以河南为中心,先东迁于山东高密,再北上山西临汾,南迁四川、广东等地。东汉末年,邓骘曾孙邓芝由上蔡避乱入川。西晋邓姓大举南迁至今江苏、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宋时邓姓南迁福建、广东。明时,邓姓徙居广西、湖北。如今,邓姓尤以四川、广东两省为多。

邓姓历史人物有邓通,西汉人。受文帝恩宠,赏赐无数,并赐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中日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在弹尽舰伤之际,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未果,因中***,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邓小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领导百色起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千里挺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居功至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位。


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期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见《姓氏急就篇注》)。

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见《广韵》)

▲<春秋郑>邓析,大夫。<汉>邓通,南安人,巨富。<元>邓文原,绵州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读音:péi【源】 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伾氏、㚰氏、邳氏,见《路史》(60,62)。【望】 陈留(15),河东(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引 《纂要》收载,其注云

  • 读音:Guā【综】 源出不详。浙江上虞(279)、云南江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泸水等地有分布。傈僳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汉代有东平

  • 風胡

    读音:Fēnghú【源】 黄帝时善识剑者风胡之后(1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越绝书》 载有风胡子。

  • 读音:Lú【源】 ①炎帝之裔封于卢(故城在今湖北南漳东北),见《姓考》(17)。②系自姜姓。齐太公裔孙高,高之孙傒食采于卢(故城在今山东长清东南),因氏(6,9,11,17,60)。③齐桓公之后,卢蒲

  • 贺遂

    读音:hè suì晋州稽胡,晋初赐姓呼延,居西夏州,后魏正始中,呼延勤为定州刺史,赐姓贺遂氏。因住南汾州,音讹者又为贺悦。(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 顓渠

    读音:Zhuānqú【源】汉时匈奴有颛渠氏,见《汉书·匈奴传》(15,60)。历史上匈奴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汉书·匈奴传》注云:“匈奴有此姓。”

  • 古拉依爾

    读音:Gǔlāyīěr【源】 鄂伦春族姓。古拉依尔为氏族名,以族为氏,世居黑龙江呼玛尔流域、逊克、嘉阴等地(190,191)。鄂伦春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之为氏,世居逊克、嘉阴一带,即呼玛河流域,后改

  • 读音:Bē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浙江上虞有此姓(27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他。

  • 一郍蒌

    读音:yī nuó lóu与“一那蒌”同。

  • 沭兰

    读音:shù lán沭兰,望出任城。(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