釤
【源】 见《姓苑》(15,21)。非汉族姓(60,62)。【人】 钐加,晋时沙楼国帅,见《晋书·西夷传》(60,61)。钐资,明时广西玉田人,正统中钦天监灵台郎(15,21)。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注云: “音 ‘铲’。夷姓。《晋书·四夷传》有沙楼国帅钐加。”
《汉语大字典》音shān,亦为姓。
【源】 见《姓苑》(15,21)。非汉族姓(60,62)。【人】 钐加,晋时沙楼国帅,见《晋书·西夷传》(60,61)。钐资,明时广西玉田人,正统中钦天监灵台郎(15,21)。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注云: “音 ‘铲’。夷姓。《晋书·四夷传》有沙楼国帅钐加。”
《汉语大字典》音shān,亦为姓。
读音:yì汉有酷吏南阳太守义纵,世居河东。宋有义道人,年百五十岁,泰州人。望出河东及平原。(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diǎn【源】 ①古帝太昊(即伏羲氏)取少典氏,其后袭封者,以为氏,见《路史》(17,60,62)。②司典籍者之子孙以为氏,如籍氏之类(60,62)。【望】 陈留(17,21,60,418)。【
读音:Yǎo《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元有咬难、咬信哥; 明有咬住。”未详其源。
读音:gǒng bó晋大夫巩朔,称巩伯,后有巩伯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Gù【源】 见《姓觿》(17,63)、《正字通》(86)。【望】河东(17,418)。《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称:“郡望:河东。”未详其源。
读音:Mùjiǎn【源】 见《姓苑》(11,15,21,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广韵》云: “汉复姓有沐简氏。”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沐蘭(兰)”云: “一作 ‘沐简’
读音:xǐ【源】 ①夏时有施国,喜姓(11,60,62)。②燕后有喜氏,见《路史》(60,62)。战国时燕王喜之后有喜氏(8,17)。【望】 太原(17)。【布】 江西广丰(328)、兴国(353)、
读音:Dūsūlè【源】元时蒙古人姓(24)。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鄂都台妻都苏勒氏”,此“以姓为氏”。
读音:Dūzhū【源】见《复姓录》(444)。《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ùn/Shiunn,Syun【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