鐔
【源】 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63)。参见镡(Xún)姓。【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21)。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6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未详其源。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一音tán,又音xín,皆为姓。
【源】 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63)。参见镡(Xún)姓。【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21)。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6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未详其源。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一音tán,又音xín,皆为姓。
读音:Sānfàn【源】 以官名为氏(60)。战国时蔡国之臣三饭缭之后(1,7,12)。楚臣三饭干(7)、秦臣三饭缺(6,7)之后皆为三饭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三
读音:Túb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驻防察哈尔蒙古正白旗中有图博特氏(259,260)。〔图博特〕似即图伯特之异译。【人】 图伯特保宁,清蒙古正白旗人,嘉庆中任伊犁将军,武
读音:Wǔqiū【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
读音:zhě【源】 ①明、清时云南镇南州阿雄关(故关在今云南南华西240里)巡检司土巡检、罗雄州(故治在今云南罗平)土知州均有者氏,系彝族(253)。《姓氏考略》谓者系云南苗种之姓(60)与《姓觿》谓
读音:Lóng/Lung【综】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
读音:chánger长儿者,生而巨壮,震而矜之,故以为氏。(见《姓氏寻源》)
读音:Kǎi【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
读音:fù【源】 ①古帝大庭氏(即神农氏)居曲阜,后有阜氏(15,21,60)。②春秋时鲁有堂阜,《汉地理志》有阜城、阜陵,阜氏或有以地为氏者(60,62)。【布】 安徽淮南(362)、蒙城(303)
读音:A-gēng【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普格有此姓(210)。
读音:Niǔh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佛阿拉、马尔敦、内河等地(180)。钮赫,或出自金时女真人粘割氏。【变】 后改为钮氏(18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