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
【源】 黄帝庶子,姞姓之后,见《姓考》(60,62)。虽,姞姓之分,由声转为虽(8,63)。【布】 北京(91)、河南洛宁(294)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榆次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①其据《路史》注云:“虽,姞姓之分。”②又注:“即《诗》所谓‘思须与曹’者,由声转为‘虽’。”《姓氏词典》据此又云:“须姓由声转为虽姓。……须,春秋卫地,故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源】 黄帝庶子,姞姓之后,见《姓考》(60,62)。虽,姞姓之分,由声转为虽(8,63)。【布】 北京(91)、河南洛宁(294)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榆次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①其据《路史》注云:“虽,姞姓之分。”②又注:“即《诗》所谓‘思须与曹’者,由声转为‘虽’。”《姓氏词典》据此又云:“须姓由声转为虽姓。……须,春秋卫地,故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读音:Fēngjiāng【源】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氏,有丰将氏(5,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潜夫论》云: “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此当系出姬姓。
读音:dòu lú本慕容氏,慕容萇降魏,赐姓豆卢,北人以归义为豆卢也。(见《元和姓纂》)豆卢范阳,本慕容氏,燕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见《尚友录》)▲〈北周〉豆卢宁,徒河人,柱国大将军。〈
读音:Shēng’éqí【综】 清正红旗汉军西安协领刘绍熊之妻为生额齐氏(260)。
读音:gèn【源】 见《姓苑》(15,21,24,60)。【布】 甘肃永昌(392)、贵州黎平(35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艮当,汉时人,注《药经》(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
读音:Jíliū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chí【音】今亦音丽(Lì)(62,91)。 【源】见《姓苑》(9,60)。 【望】淮南(17,418)。 【布】河北三河(285)、江苏武进(314)、山东新泰(359)、陕西城固(383)、
读音:Lí【源】 ①丽,男爵,商时小国,其后以国为氏(17)。②炎帝之后,姜姓之裔厉山氏之后有丽氏(8,17,60)。③春秋时晋大夫匠丽之后,以名为氏(12,21,60)。【变】 一作骊。“骊姬盟会图
读音:Bólián【综】 宋、元时蒙古人姓(238)。
读音:Yángtóng【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Mùyán【清】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珲春(23,63,180,260)。【变】①亦作〔穆燕〕(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唐武善之妻为穆伊氏(260),〔穆伊〕似即穆颜之异译。【人】清镶黄旗满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