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iān

【源】 ①周文王之贤臣太颠(一作泰颠)之后,以名为氏(9,12,15,60)。②春秋时晋大夫颠颉之后(7,12,17)。③颠坡,一作颠轸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70里,为春秋时虞国之地,后归晋国,居者或以地为氏,见《左传》(62)。【望】 绛郡(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颠颉之后。”颠颉曾随晋公子重耳出逃列国,后为文公(重耳)所杀,其后或以名为氏。②又云: “或言周乱臣太颠之后。” (按:太颠,“文王四友”之一,或称其为 “贤臣”,不知郑樵因何特书其为乱臣。此亦以名为氏。) ③又,《姓氏考略》注云: “颠��, 虞地, 后为晋地。 见 《左传》。故晋有颠姓, 望出绛郡。”颠��, 即虞坂 (按: 《中国姓氏大全》写作“颠陵阪”; 《姓氏词典》 写作 “颠��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唐代有颠文��。

猜你喜欢

  • 訥魯特

    读音:Nèlǔtè【综】 蒙古族姓。又称〔孛罕和洲〕,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和南部等地均有此姓(384)。

  • 果羅洛

    读音:Guǒluóluó《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满族姓。清顺治时护军参领叶玺,姓此氏。”(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郭罗罗”,或作“郭洛罗”。)

  • 读音:fǔ【源】 ①古郙国之后。上蔡为郙乡、郙亭(故地在今河南上蔡)是为古郙国之地,后去邑为甫氏,见《国名纪》(17,62)。②系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为尧太岳,其后封为甫侯(即周时吕国,宣王时改为甫。

  • 读音:Lǔ【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拉顔

    读音:Lāyán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界凡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邁佳

    读音:Mài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禅位之妻为迈佳氏(260)。

  • 耶卜

    读音:Yēbǔ【综】 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余阙,唐兀氏,其妻为耶卜氏(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24,62)。

  • 凱烈

    读音:Kǎiliè【源】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清时称喀喇,为部落名,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以部为姓(23)。【变】 ①亦作克烈(79)。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喀喇(24)。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凯

  • 木璋

    读音:Mùzhāng景颇族姓氏。相传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Hún/Hwen,Hwun【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