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赵汝鐩生平

赵汝鐩生平介绍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查看赵汝鐩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赵汝鐩,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宗室,太宗八世孙,濮安懿王之后,曾祖士翕,官武略大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 

  赵汝鐩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少而颖悟,尝从学吕成公,“归能颂所闻”。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官东阳主簿,转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入辛弃疾幕府。

  后任湖南刑狱司属官,奉上司李公悦斋之命,率部平定洞庭盗贼,《宿康口渔家》题下“时提兵岳阳弹压盗贼”可证,未几功成。知临川,整顿县吏,大得民心。又监镇江府榷货务,改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

  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

  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

  妻罗氏,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普州太守全材之女,先于赵汝鐩十九年而卒。有子女五人:子崇澭,官从事郎,新喻主簿;崇淧,官承奉郎;崇澢,官通仕郎;二女名姓不详。

  赵汝鐩生性耿介,敢于直言,在辛弃疾幕府中,即能对性情严峻的稼轩从容规劝,但总体尚属温和,常常举荐贤人能士。他为人低调,其别墅在城西五里,“亭馆朴素”,常闭居不出,“终身无一字半语于郡邑”、“仕于袁州者,或自到罢,不识公面”,刘克庄幼年与其结交,情谊深厚,但“白首始见其诗”,其作风可见一斑。

文学创作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

  他是江湖诗派中笔力比较雄放的诗人,古体学唐代张籍、王建,有不少反映当时民生疾苦和风土人情的作品,著名如七古《耕织叹》,写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的不合理现象,内容深刻而语言晓畅。五古《憩农家》写农家日常生活情形,内容细致而风格质朴。南宋吟咏这类民生和风俗题材的诗人较多,赵氏是写得较多较好的一位。其五言律诗最工,尤其是写旅途感受,最为亲切。

  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的七言绝句作品不多。其《古别离》诗中句:“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也转换为今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常把口语化散文化的诗句用到五言律诗里,如“望见人家了,犹须转一坳”“村妇抱儿子,笼边教唤鸡”等,颇能别开生面,唯韵味稍逊。古诗如《泛洞庭》写舟行途中忽遇洪水暴涨,风浪迭起的景象:“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一撞心一摺,通夕不知几”,“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也具有描摹逼真,简净明白的特点。

  在南宋中后期的诗坛上,赵汝鐩的诗歌成就固然无法媲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大家,但却要胜于其他很多作家。综观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他都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应当在文学史中拥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万回

    唐僧。虢州阌乡人,俗姓张。据说其兄久戍辽阳,母忧甚,万回朝往视之,暮持兄书归,因号万回。高宗时得度,武则天时诏入内道场,号法云公。安乐公主将谋逆,回遇之唾曰:“腥不可近!”不久安乐果诛。玄宗在藩,曾私谒万回,回预言玄宗将为五十年太平天子。卒,赐号国公,图形集贤院。

  • 周弼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生卒不详),女真族人。似与白朴同时,元初人。字周卿,号竹庵。奥敦是女真姓氏。《全元散曲》存其小令2首。其先世仕金。父奥敦保和降元后,累立战功,由万户迁至德兴府元帅。周卿本人历官怀孟路总管府判官、侍御史、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佥事。为元散曲前期作家,与杨果、白朴有交往,相互酬唱。今存小令二首,套数三曲。《太和正音谱》列为「词林英杰。」

  • 文矩

    长沙人,字子方。有才辩。卢挚廉访湖南,辟署书吏。成宗大德间授荆湖北道宣慰司照磨。英宗时选为礼部郎中,奉使安南,复命,进太常礼仪院判官卒。工诗文。有《子方集》。

  • 储瓘

    字静夫,号柴墟,泰州(今江苏泰州)人。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正德中为南京吏部左侍郎。谥文懿。书拙而微有笔《名山藏、国朝名贤遗墨跋》

  • 左国玑

    河南开封人,字舜齐。能书,善诗赋,名动一时。而年近四十,始中举。有《一元集》。

  • 阿克敦

    阿克敦(1685—1756),章佳氏,字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以学问优,殿试有声名,授侍讲学士。雍正时,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乾隆时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有《德荫堂集》。

  • 李清运

    他是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他在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之一,但其寿命真实性目前还无可靠资料证明。

  • 宗元鼎

    (1620—?)江苏江都人,字定九,号梅岑、香斋,别号东原居士、小香居士。酷嗜梅花。隐居不仕,力耕而食,名其堂为“新柳堂”。诗宗温李。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铨注州同知,未仕。有《新柳堂诗集》、《芙蓉集》、《芙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