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丘迟生平

丘迟生平介绍

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灵鞠之子。南朝梁文学家。初仕南齐,官至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后投入萧衍幕中,为其所重。梁天监三年,丘迟由中书侍郎出为永嘉太守。 丘迟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使陈伯之拥众八千归降,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查看丘迟的诗词古文

集著

  丘迟是南朝齐梁时期重要作家,能诗、工骄文, 辞采逸丽,文学成就颇高。他的诗赋作品在齐梁时己为世人所接受,南朝著名文学选本《文选》、《玉台新咏》均录有其诗文,钟嵘在《诗品》中将其列入中品,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丘迟文集却未能流存于世,至迟于元代已散佚。丘迟原有集十一卷,已散佚。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其赋2、表5、启2、教1、书1、铭1、诛1、诗11,计24篇,题为《丘司空集》。由于存世的作品数量有限,丘迟在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今人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其代表作《与陈伯之书》的解读,而其生平及其它传世作品则甚少涉及。

生平

  丘迟一生横跨宋、齐、梁三朝,出生成长于刘宋后期。 其父丘灵鞠,也是当时著名文人。

  丘迟8岁能文。早年仕于南朝齐,任太学博士、大司马参军。因父丧,两次去职。服丧期满,任西中郎参军。母亡,又去职服丧。以秀才后仟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入萧衍幕为骠骑主簿。梁武帝时,任散骑侍郎、中书侍郎,领吴兴邑中正,侍诏文德殿。坐事免职。

  梁天监三年,出任永嘉太守,在任4年。提倡农桑,重视教化,崇尚俭约富民。虽然他的政绩史书记载较少,却是万历《温州府志》中南梁五十五年内入志的两位郡守之一。 任永嘉太守期间所作《永嘉郡教》一文中说“贵郡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

  梁天监四年(505年),临川王萧宏伐魏,丘迟为谘议参军兼记室,时陈伯之率军抗梁,丘迟以一篇《与陈伯之书》打动陈伯之率部归降,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描写温州等江南景色,脍炙人口。

  回朝后升中书郎、司空从事中郎(一作司徒从事中郎)。

  梁天监七年,卒于任所,年仅44岁。

猜你喜欢

  • 淮南小山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今仅存辞赋《招隐士》1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招隐士》当是其中仅存的1篇。此篇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题为淮南小山作,然而萧统《文选》则题刘安作。关于文章写作的背景,说法也不一。王逸说是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则以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

  • 张融

    (444—497)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思光。张畅子。弱冠知名。初为宋新安王行参军,出为封溪令。路经嶂崄,土人执而将杀食之,神色不动,土人异而释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入齐累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善言谈,长草书,举止怪诞。有文集《玉海》,已佚。

  • 周岳秀

    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 武少仪

    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二,与武元衡同宗,疑为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代宗大历二年(767)登进士第,累官至卫尉少卿、国子司业。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上巳日,宴儒官三十六人于祭酒之堂,命韩愈撰《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贞元末宦官捕太学生何竦、曹寿,少仪上《请明示何竦曹寿罪状奏》以示抗议,使何、曹获释。宪宗元和八年(813)任大理卿,其后事迹不详。事迹散见《旧唐书》之《德宗纪》、《于頔传》,《新唐书·宦者传》,《宝刻丛编》卷七。《全唐诗》存诗2首。

  •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 王子一

    王子一,名号,里居及生平均无考。元末明初杂剧作家。

  •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刘彦冲

    刘彦冲(1807~1847)清代画家、诗人。初名荣,字咏之,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侨寓吴门(今江苏苏州),朱昂之弟子。家贫事母孝,不妄干人。工诗文,善绘事,山水、人物、花卉,一意师古,深造自得。山水初从朱昂之游,心得其秘。复肆力于古,临摹各家,无不得其精髓。泼墨作小米云山,亦翁郁可观。惜中年殁。

  • 朱鹤龄

    (1606—1683)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 周之瑛

    周之瑛,号研芬,嘉善人,同县举人、江苏知县丁廷鸾继室。有《薇云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