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徐淑生平

徐淑生平介绍

徐淑,东汉女诗人(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陇西(今甘肃通渭)人。秦嘉,生卒年不详。字士会。陇西(今属甘肃)人,徐淑丈夫。桓帝时,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被任为黄门郎。后病死于津乡亭。徐淑有诗集传世。(《补续汉书艺文志》)所作今存《答秦嘉诗》一首及答书二篇。>>查看徐淑的诗词古文

后代评价

  说到徐淑的诗歌成就,还是要联系着她老公秦嘉一起说的。夫妻二人都可以诗文,当下存秦嘉诗六首和文二段;徐淑诗一首,文3段;除徐淑《为誓书与兄弟》外,都为夫妇往来叙情之作。从文人五言诗发展过程来看,秦嘉与徐淑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诗歌作品表明文人五言诗的技巧渐趋成熟。诗歌评论家钟嵘更是在《诗品》中将他们列入中品。以为“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并认为徐淑诗仅次于班婕妤《怨歌行》、为汉代难得的女诗人,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女诗人、徐淑一生为一个情字而活、为情坚守、为情发光。所谓“比目连心游、鸳鸯结伴啼。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

相关事件

  在甘肃通渭县城西八十华里的榜罗镇附近有个秦家坪,坪上有一座合葬墓,里面安静地睡着甘肃省东汉时期的杰出“夫妻诗人”——秦嘉和徐淑。

  据《辞海》释,秦嘉是东汉诗人,字士会,陇西(今甘肃东南)人,为郡上计吏。所作今存《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及《赠妇诗》四首,《述婚》诗一首。徐淑是东汉女诗人,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南)人,桓帝时,其夫秦嘉为郡上计吏,赴洛阳,徐淑病居娘家,未能当面告别,因此相互以诗书赠答,表示怀念之情。她的作品大部分散失,今仅存《答秦嘉诗》一首及答书二篇秦嘉和徐淑感情极好,这种纯真的感情体现在创作上,便是感情真切,凄楚动人,婉转和谐,流畅自然。例如,秦嘉的《述婚》诗是这样写的“纷纷婚姻,福祸之由。卫女兴齐,褒姒灭周。战战兢兢,惧其不俦。神启其吉,果获好逑。适我之愿,受天之休。”翻译成现代文,其大意就是:观察那纷繁的婚姻现象,它可以带来幸福也能产生祸殃。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女使齐国兴旺,而褒姒一笑却使西周灭亡。因此人们选择配偶无不谨慎,唯恐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对象。而我却得到上天的垂顾,所以得到了徐淑这样美好的新娘。她真使我满意极了,感谢天地神灵实现了我的愿望。

  秦嘉和徐淑的诗,受到了我国历代诗论家和诗选家的称赞,也得到历代读者的尊敬。如今,她俩的合葬墓和碑刻,已成为通渭县的著名古迹之一。人们怀念这对“夫妻诗人”敬仰他俩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也十分钦慕他俩那种始终不渝的笃诚爱情。

历史资料

  秦嘉是东汉桓帝朝陇西郡人。时任郡上计掾一职。在徐淑生病回娘家修养期间,他接到上级命令,去首都洛阳出差。从他的《赠妇》诗中看,临走,他是想见老婆一面的。“遣车迎子还,空往空复返。”他派车接老婆了,没有接到。只是搞不清楚,他派的是私家车,还是公车私用。公事再小都是大事,私事再大都是小事,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敢马虎。他给老婆留了一封信,这就是《重报妻书》。如下:车还空返,甚失所望,兼叙远别恨恨之情,顾有怅然!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稀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緉;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东汉的陇西郡,郡治不在今天的陇西县,而在临洮。临洮到兰州一百多里,兰州到西安一千多里,走渭水河谷这条路的话,难走!宝(鸡)天(水)间,崇山峻岭,这段铁路大约一半以上是隧道。西安到洛阳又是一千多里。东都西都间开通大道,大约是隋唐以后的事情。

  徐淑接到秦嘉的信,回了一封,即《报秦嘉书》。如下:既惠音令,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亦好。惠异物于鄙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厚之恩,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设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不知是徐淑误会秦嘉的意思了,还是太懂得丈夫的心了,她表示,你不在家,我一不化妆照镜子,二不弹琴焚香,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我容给谁看呢。

  秦嘉到洛阳后,被留下来当了黄门郎了。不久,他病死于任,还很年轻。

  死者长已矣,生者何以堪。留在老家的徐淑悲痛欲绝。可麻烦还不在这里。她本来一心要忠于自己的爱情誓言的,把弱儿幼女拉扯成人。谁知,她的兄弟却强迫她改嫁。她为了抗争:“毁形不嫁,哀恸伤生”。(《史通。人物》)她还写了封《为誓书与兄弟》,义正辞严,大有三军可夺帅,匹夫(妇)不可夺志之气概。但,不久,徐淑却因悲伤过度而死。

  秦嘉与徐淑的来往信件见于《艺文类聚》,徐淑给兄弟的信,见于《太平御览》,而夫妇俩的诗文,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有辑录。秦嘉徐淑成为千古恩爱夫妻的榜样。诗文中,戏剧中,民间语文中,少不了拿他俩的故事说事儿。大约是清代吧,一首香艳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可人夫婿是秦嘉,风也怜他,月也怜他。”

猜你喜欢

  • 虞羲

    虞羲,南朝齐梁间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虞羲的诗以《文选》所录《咏霍将军北伐》最为有名。这首诗写沙场烽火,如“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颇有气势。

  • 韩雄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北周将领。祖景,魏孝文时为赭阳郡守。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天和三年,卒于镇。赠大将军、中华宜义和五州诸军事、中州刺史。谥曰威。子韩擒虎嗣。

  • 朱晦

    生平无考。《全唐诗》收七绝《秋日送别》1首,与朱放《乱后经淮阴岸》诗大致相同,疑即为朱放诗之异传。

  • 张殷衡

    生平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唐婉

    唐琬(1128~1156),又名婉,字蕙仙,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与唐琬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十九岁(绍兴十四年)与唐琬结合。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遂命陆游休了唐琬。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1156年,唐琬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同年秋,便抑郁而终。

  • 赵钟麒

    钟过是宋代人,字改之,号梅心,庐陵人,中宝祐三年乙卯解试。有词一首《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醿信》,见《绝妙好词笺》。

  • 周文孚

    周文孚,字彦彬,号净植,洪武初任知县。

  • 秦韬玉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徐伸

    徐伸,字干臣,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政和初前后在世。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