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盖嘉运生平

盖嘉运生平介绍

盖嘉运,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时人。开元中,官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奇台西北)。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玄宗先天元年,设北庭伊西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两万人,用以防制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处木昆等部落。
>>查看盖嘉运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抗击突骑施

  由于两《唐书》均未给盖嘉运立传,所以他早年的事迹无法知晓。盖嘉运最早出现在史书时是在开元(713—741年)中期,当时已官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奇台西北)。北庭都护府设置于武后长安二年(702年),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唐朝又设北庭伊西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驻西州)、伊吾三军共20000人,用以防制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 处木昆等部落。庭州(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城中除府邸军衙外,还有佛寺道观、贸贩市场等。所以庭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盖嘉运鉴于庭州的重要性和庭州城墙年久失修,一旦 战争爆发,庭州很难坚守。于是他在北庭都护府城内置瀚海军,并对城墙重加修筑,完善工事。常备守军 也达到了12000人,马4200匹。经过这次整修,庭州的防御能力大为提高,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才被吐蕃攻占。

  自开元十四年(726年)以后,由于安西都护府在处理同突骑施汗国的关系时妄自尊大,加之苏禄可汗的恃勇逞强,使双方关系发生破裂,西域地区再次陷入战争状态。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骑施军侵扰北庭及安西的拔换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苏)。盖嘉运于二十四年(736年)正月率兵出击,于二十六日,大败突骑施军,得胜而归。

  由于突骑施汗国对外不断征战,使国力日益衰弱,国家内部的矛盾斗争也在不断加剧。由于苏禄可汗在晚年“愁窭不聊,故卤获稍留不分,下始贰矣”(《新唐书·突厥传下》)。因此,汗国内部导致分裂,逐渐形成黄、白二姓部落。国人以娑葛部为黄姓,以苏禄部为黑姓。黑姓中又以酋长莫贺达干和都摩度(又称都摩支)两部最为强大。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莫贺达干和都摩度率两部兵马夜袭苏禄,苏禄兵败被杀。但时隔不久,两部酋长又因汗位继承问题发生离异。莫贺达干立尔微特勒为黑姓可汗,都摩度立苏禄之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双方互相攻战。莫贺达干部抵挡不住都摩度部的进攻, 便遣使向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求援。

  盖嘉运闻讯后,立即上奏朝廷。唐玄宗诏令 盖嘉运率突骑施、拔汗那以西诸国军队讨伐。在唐军和碎叶以西诸国的强大攻势下,形势忽然发生了变化。吐火仙可汗与黑姓可汗由相互对立变成相互联合:吐火仙与都摩度据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黑姓可汗尔微特勒据怛罗斯城(又称咀罗私,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相互连兵以拒唐军。

  面对突变的局面,盖嘉运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八月, 率唐军及石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王莫贺咄吐屯及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王斯谨提两国之兵,协助莫贺达干向碎叶发起进攻。吐火仙可汗出兵迎战,被击败后逃走,在贺逻岭(碎叶城东南)被抓获。接著,盖嘉运又分遣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与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 潜兵偷袭怛罗斯城,生擒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并乘胜占领曳建城,取金河公主,将所俘获的突骑施数万之众全部交给了拔汗那王。

  唐军经此一战,威震西陲。同年九月,原隶属于突骑施汗国的西域处木昆、鼠尼施、弓月等部皆 率众内附,仍请徙于安西都护府境内。至此,西域地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盖嘉运献俘长安。唐玄宗在御花萼楼设宴款待了盖嘉运,随后将吐火仙可汗赦而不罪,又任为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修义王。又擢莫贺达干为右骁卫大将军,册封石国王莫贺咄吐屯为顺义王,加拜史国王斯谨提为特进。不久,盖嘉运奏请册立阿史那怀道之子阿史那昕为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昕之妻为交河公主。唐玄宗接受了盖嘉运的奏请。

  受到弹劾

  盖嘉运立此战功,被封为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负责经略吐蕃,其兵力达14.8万人。但盖嘉运却自恃屡立边功,沉溺酒色,不思防务,一再拖延赴任时间,结果遭到左丞相裴耀卿的弹劾。

  唐玄宗看过奏疏,这才催促盖嘉运去赴任。盖嘉运到任后,为了讨好唐玄宗,盖嘉运将著名的《甘州大曲》(《伊州曲》)献给唐玄宗。唐玄宗酷爱音乐,看后拍案叫绝,立命进入教坊演出,从此盛行于宫廷,后来《甘州大曲》又在长安的歌舞伎馆、茶楼酒肆中广为流传,以至传到了日本。著名的词牌《八声甘州》,原来本是《甘州大曲》中的一个乐段。盖嘉运在任期间,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思防务。“恃托中贵,公为非法,兼伪叙功劳”(《旧唐书·韦恒列传》)结果遭到陇右道河西黜陟使韦恒弹劾。

  一败涂地

  盖嘉运的胡作非为,终于酿成了大祸。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六月,吐蕃出动40万大军,西入长宁桥,经河源军所(今青海西宁),向安西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被浑崖峰骑将臧希液所率5000唐军击败。十二月二十八日,吐蕃重新调集兵马,攻陷了廓州达化县(今青海贵德东),尽杀城内军民。随后向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发起进攻。石堡城本是易守难攻之地,但由于盖嘉运放松了警惕,结果轻易地就被吐蕃军攻占。盖嘉运不能御,只得退走,使唐军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战略要点,。

  石堡城的失守,使唐玄宗大为震怒,将盖嘉运罢官,从此盖嘉运便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而石堡城直到天宝八年(749年)六月才被哥舒翰以惨重的伤亡再次收复。

猜你喜欢

  • 庞德公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 韦安石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韦安石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早年以明经入仕,历任乾封县尉、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文昌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他在武后、中宗、睿宗年间,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阶至特进,爵至郇国公。后因罪贬为蒲州刺史,玄宗时再贬沔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死于贬所。

  • 隐者

    姓名不详。玄宗时人。尝过李泌,留一男及一函于李处。过八九日男殂,即以函盛之而瘗。后发函视之,有一黑石,上题诗云云。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八引《邺侯外传》。《全唐诗》收之,题作《李泌庭黑石诗》。

  • 王绍

    (743—814)唐京兆万年人。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王端子。少为颜真卿器重,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累迁仓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尚书,判度支。德宗以其谨密,恩遇特异。宪宗元和初为武宁军节度使,搜集军政,推诚示人,出家资赏士,举军安赖。拜兵部尚书。卒谥敬。

  •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赵师鲁

    赵师鲁,字希颜,霸州文安县人。父趾,秘书少监,赠礼部尚书。师鲁为人风采端庄,在太学,力学如寒士。延佑初,为兴文署丞。师鲁由从官久典金谷,每郁郁不乐,疾笃,弃官归京师,至元三年九月卒,年五十有三。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天水郡侯,谥文清。

  • 袁金蟾

    袁金蟾,号西川。东莞人。少时从陈献章游。嘉靖间隐居乡中,年八十馀卒。事见明万历《广东通志》卷六六。

  •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